深圳晚报 2022-03-19
深晚报道|上午当“网课主播” 下午当志愿者! 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教职工 安排好网课奔赴社区抗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连日来,位于罗湖区太白路的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教职工们分外忙碌,他们在 " 网课主播 " 和抗疫志愿两个身份中不断切换,曾挺宇校长带队,从 3 月 15 日起,每天招募 15 名教职工志愿者,先后深入罗湖区的东晓社区、独树社区、银湖社区、玉龙社区、罗湖桥社区等 5 个社区," 扫楼 " 查验核酸检测记录,进行大数据排查,在小区卡口值班。

松泉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刘素华上完两节网课之后,立刻加入了居住的小区核酸检测志愿者之列,换上蓝色隔离服,她耐心引领疏导检测人员,隔着面罩,不断被做核酸采样的左邻右舍认出来。

" 在小区做志愿者有一个好处,邻里之间会多一份信任和默契,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就算汗水湿透了衣背,雾气迷蒙了双眼,还是觉得很开心。" 刘素华表示。

在做小区志愿值岗过程中,她接到罗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电话,她担任小队长,负责组织来自 8 所学校的 20 余名志愿者前往东晓街道东晓社区进行 " 扫楼 " 工作。

当天,她结束小区志愿者工作之后,很快带着家人送下楼的充电宝,直接奔赴下一个阵地。

在东晓社区,刘素华和同行们负责四栋 25 层楼的小区,他们从上往下走,一层层不漏一户,亮明身份、礼貌问候、简洁询问、智慧答疑,一一完成数据核对和统计。晚上 10 点多才结束工作,脱下防护装备、坐在楼下的长凳上,灌下一整支矿泉水。

" 那时候,我第一次觉得,自由呼吸如此美好,卸下厚重的甲胄后如此轻盈,水顺着干燥喑哑的喉咙流下的感觉如此真实。经历后,才知想要的幸福其实可以很简单。体验过,更懂很多人在为我们的幸福拼着命。" 刘素华诗意地表达她的感受。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刘素华第二日下楼时一脚踩空,左脚淤青肿起,无法下地行走。原本排好的岗位只能换同事余冬冬和卢宜圆先后顶岗。这两位教师二话不说,欣然接受。

" 前天我在凌晨 1 点多接到罗湖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安排的增援的名单,深夜组队,我不忍心电话打扰,先逐一发信息通知,第二天七点开始 morning call。但我们的教师志愿者接到电话都是火速赶往现场,没有迟疑不讲条件。"

脚部受伤之后,刘素华转行做 " 幕后 ",作为学校疫情防控志愿者总联络员,每天定点招募 15 名左右教师志愿者,负责人员出勤、顶岗、继续招募等事务,她对同行们的 " 做教师敬业,做志愿者依然敬业 " 也深有感受。

▲松泉实验学校校长曾挺宇和妻子

▲松泉实验学校的抗疫夫妻档张芳和邵宁宁

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校长曾挺宇更是率先垂范,他默默坚守玉龙社区三天了,起早贪黑在小区卡口值班,热情解答居民关于防疫政策的疑问。

3 月 18 日,曾挺宇还携同妻子共同参与大数据信息排查工作。正如区志愿者负责人叶老师所说:" 曾校在多次急难险重的项目中,都身先士卒 "。同样的夫妻档还有松泉实验学校语文教师张芳和其丈夫邵宁宁博士。

此外,校医罗仕平和保安队长周凤林带着 10 位后勤教辅已连续上岗 5 天。另外,还有众多校领导及教师如向凤德、王远流、王璐、王婷、舒薇、曾广宁、熊家辉、袁仕苹、钟玉裕、王雪峰、李峰、宋福民、陈岩、何慧艳、郑振捷等,都是安排好网课,有孩子的就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创造一切条件参加志愿者工作。

松泉实验学校教职工当得好 " 网红主播 ",做得好 " 蓝衣天使 ",所站之处即为讲台,所向之地终可抵达,所愿之事皆可圆满。愿早日战胜疫情,山河无恙尽欢颜。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刘素华

相关标签

任和 志愿者 核酸检测 充电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