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9 日晚上 20 时 30 分许,朱月琴正在自家书桌上画着画。在她的笔下,有一位身穿防护服的 " 大白 ",以单膝跪地的姿势为老人核酸采样,而这暖心的一幕就发生在下午;前一天,朱月琴创作的一幅 " 头上带光的都是天使 " 的漫画在朋友圈刷屏,一名医护人员正在流动核酸采样点为居民采集样本,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举起临时灯棒为他们照明 …… 这一个星期以来,朱月琴每天都记录着发生在观湖街道防疫一线的场景,一幅幅暖心的作品从她的手中诞生,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 3 月 19 日晚上,朱月琴正在绘制 " 大白 " 为老人核酸采样的场景
▲ 3 月 18 日," 大白暖心之光 " 刷屏朋友圈
朱月琴是居住在新田社区的一位 "80 后 " 二娃妈妈,擅长手绘写生,有自己的一个小工作室,平时生活中不是照顾孩子,就是画各种写生图。
▲朱月琴将儿子核酸采样的画面记录了下来
6 日下午,朱月琴带着儿子下楼核酸采样,看到医护人员在为儿子采集样本时,她忍不住拿手机拍了下来。当天晚上,她用平板电脑画下了这个场景,这是她第一次尝试用平板画画。接下来的几天,她开始在平板上绘制她看见的各种防疫场景,并将画好的作品设成了微信头像。13 日,新田社区工作人员李信欣慕名而来,邀请她为社区防疫场景作画,一直想为社区防疫工作做点什么事的朱月琴爽快地答应了。
从那天开始,防疫一线的感人瞬间和战疫现场都成为了朱月琴笔下的素材,有认真为居民核酸采样的暖心 " 大白 ",有举着二维码牌子的志愿者们,有站在社区工作站前比心的社区工作者,还有夜晚为医护人员手举灯棒的各种暖心瞬间。在朱月琴的用心创作下,这些防疫一线场景都被绘上了不同的颜色,配上了温暖的文字,散发出别样的风采。
" 一般每天画两三幅,从下午画到深夜,就算画到半夜,也一定会画完才睡觉。" 朱月琴告诉记者,新田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给她提供当天的防疫照片,自己便将其绘制在平板上。在画画的时候,孩子们会帮她做家务,有时候则趴在她旁边好奇地询问,她总是会和他们分享照片上的故事。
18 日晚上,一张照片吸引了朱月琴的注意:一名 " 大白 " 的腰间系着一个大大的 " 黄色蝴蝶结 "。因为好奇,朱月琴询问了社区工作人员。原来,这名医护人员当天上门为特殊群体核酸采样时,腰间系着两个用来放采样工具的黄色塑料袋,一边放着采样管、棉签等,另一边则装着采样后的医疗垃圾,大大的袋子就像一个蝴蝶结一样,这一画面被其他工作人员记录了下来。
" 我真的没想到,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特殊群体核酸采样时,是医护人员亲自上门采样的,防疫人员真的很有爱、很用心!" 朱月琴对记者说,在画画的过程中,她了解到了更多防疫工作背后的故事,也体会到了防疫人员的辛苦和奉献,每一幅画都能给她带来不一样的感动。目前,朱月琴已经画了近十幅作品,还有很多作品正在陆续绘制。
一周以来,朱月琴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纷纷出现在各大微信群和朋友圈。看到这些精彩的作品,居民们都甚是喜爱,还有一些医护人员发现自己竟然出现在漫画上了,立即将图片保存起来,纷纷表示这样的形式生动有趣,同时也让更多人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 以手绘漫画的形式记录防疫场景,主要是想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社区防疫过程中的暖心瞬间,为居民和防疫人员传递一些正能量和信心。" 李信欣告诉记者,漫画绘制的方式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宣传效果良好,接下来社区将继续坚持记录暖心的场景,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防疫工作,共同携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深圳晚报记者 张璇 曾虹 通讯员 李信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