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记者从龙岗区税务局获悉,近日,龙岗区税务局多位青年干部,进驻封控区,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并写下了战 " 疫 " 日记。
龙岗区税务局青年干部王荣华:
" 想好了参与抗疫,没想到直接进了封控区 "
3 月 13 日 20 时,我的电话响起:单位正在召集志愿者深入当时疫情形势复杂的福田区当抗疫志愿者,询问我是否可以参加?我马上回答:" 可以!"
挂了电话,来不及多想,我迅速按照要求收拾行力。当晚我们就要完成集合。
1 个小时后,我和我的同事高梓铭、陈双云、李洋、代小阳、徐洁等队友乘车赶往福田区深康村集合。我还被赋予队长的重任。车上,我们简单讨论了一下。虽然大家都参与过抗疫,但进入封控区,大家都是第一次。忐忑之余,我们都有点小激动。我告诉大家,到时要严格遵守工作流程,确保安全,坚决完成此次任务。
22 时 30 分,我们到达集合点。当晚,我们入驻学校教室里,躺在简易的折叠床上。第二天,我们 6 个人早早起床,朝阳散进屋里,看着教室墙上方方正正的 " 遵义精神 " 几个大字,我们充满干劲。
第一天的任务是变身 " 大白 " 开展扫楼任务,主要是在楼栋里穿梭,登记每户房子信息、住户身份信息、核酸检测信息等。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我感觉又闷又热,汗在不停地滴落,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挣扎反抗。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觉得自己有点 " 缺氧 "。但我们还是继续坚持下来。午餐间隙,我们聊起忙碌的医护人员,我们年轻人这点苦又能算什么。
▲王荣华在福田区深康村楼栋开展入户信息登记。
龙岗区税务局青年干部代小阳:
当上 " 大白 " ,参与社区抗疫支援服务
接到入驻福田区深康村的任务之前,我已经参加过十几次的社区抗疫支援任务,对于一些抗疫的基本操作相对熟悉,可以说是个老 " 抗疫人 " 了。
但这次任务还是比我想象中的复杂很多。首先是区域,其次是人力资源,面对一片大区域,我们的人手明显不够充足。工作开始之前,我给自己做好打一场 " 硬仗 " 的心理建设,同时也提醒队友们,面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队员之间互相帮忙,穿好 " 大白 " 防护服时,我们都笑称:没当过 " 大白 ",不足以论人生!
" 扫楼 " 的工作强度就像深圳气温一样逐渐提升,我们也从最初的每人负责两层楼,增加到每人负责四层楼。酷热难耐加上口干舌燥。但是穿上 " 大白 ",上洗手间就是麻烦事,我们不敢随意喝水。我们有时候拿小本子相互之间扇一扇风,虽然作用不大,但是能收获同伴之间的鼓励。
3 月 16 日,我们开展新一轮任务,承担相关楼宇的检测点勘察设置、协助搭建、秩序维护、扫码登记等系列工作。
忙碌的同时,看到医护人员在高温下持续保持同一个姿势,结束采样后腰痛得都站不起来;看到负责运送生活物资工作人员从早到晚忙前忙后,不仅要爬楼送货还要耐心解答各种问题,盒饭都凉了也顾不上吃 …… 每一个场景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并不孤单。
▲代小阳在福田区深康村楼栋开展入户信息登记。
龙岗区税务局女干部程林君:
" 柔肩亦能担重任,我们不能比男志愿者干得差 "
3 月 11 日 14 时 30 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我的工作,原来是单位询问我能否参加为期 14 天的抗疫志愿活动。
当天,我火速赶往福田区香蜜湖街道竹林社区集合。到达后,我才得知,紧急集结的原因是某小区有一确诊病例,需要立马 " 扫楼 " 核查登记所有人员信息,确保所有人完成第一轮核酸检测。
我和志愿者们放下行李,开始穿防护服,准备进入小区。当时,我心里不禁有一丝忐忑,虽然此前一直在参加志愿活动,但没有接触过封控区、管控区。我迅速补课,观看防护服穿脱指导视频。
此后的每一天,我担任几栋楼的服务专员,全时段提供快递外卖派送服务,同时开展诉求解答、心理安抚等服务工作,确保群众需求在最大范围内得到满足。
巾帼战疫志愿服务队全是女性志愿者。我们觉得,来了这里,就不能比男志愿者干的差。
在人手不足时,巾帼志愿者在上午要完成至少 3 栋楼近 800 位居民的集中或入户核酸采样、生活物品配送、生活垃圾清理工作。可以说,她们不仅承担了男队员的一线防疫工作,还发挥女性善于沟通交流、安抚情绪的优势,充当着群众的心理咨询师,服务社区居民。
▲程林君为封控楼栋居民运送快递、外卖等生活物资。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通讯员 卢颖 受访单位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