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农村 " 五治 " 工作开展以来,努力顺应广大农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把民生实事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其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治风 " 是破除陈规陋习、持续改善社风民风的关键。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乡村振兴既要 " 塑形 ",也要 " 铸魂 ",乡风文明便是乡村振兴灵魂之所在。
2021 年 11 月,贵阳贵安启动农村 " 五治 " 工作。作为农村 " 五治 " 的重要内容之一," 治风 " 工作始终以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为目标,重点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厚养薄葬,杜绝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凝聚起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开新局的强大能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红事办理 1909 起,均 1 天办结,单方办理桌数在 15 桌以内;丧事办理 2824 起,治丧时间 3 天内 2387 起,贵阳贵安农村社会风气持续向善向上向好。
党员干部带头示范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花溪区孟关乡上板村举行 " 治风 " 坝坝会。
" 治风 " 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动态性的工作,任务艰巨,涉及面广。作为党的 " 神经末梢 " 和 " 毛细血管 ",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花溪区孟关乡在上板村举行了一场 " 治风 " 坝坝会,全乡 8 个行政村、1 个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以及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就 " 治风 " 工作情况展开交流讨论。
" 一开始群众会有些抵触,认为礼金少拿不出手,但我们党员干部带头做示范,坚决摒弃陈规旧俗,经过努力劝导,大家也慢慢接受了这项政策。" 上板村党支部书记班明魁说。
自 " 治风 " 工作开展以来,贵阳贵安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积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严格落实 " 三项严禁 "" 三项推进 "" 三项程序 " 要求,以整治婚丧事宜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办事扰民、乱埋乱葬等不良现象为突破口,有效遏制操办婚丧事宜中的陈规陋习,实现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互促共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文明新风。
目前,贵阳贵安已有 241319 名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381284 名干部职工和村(居)民主动签订承诺书。
越是形势向好,越要保持战略定力。贵阳贵安全力整合市级 " 治风 " 常态化督查组、成员单位督查组、区(市、县)" 治风 " 督导组形成三级督查力量,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以监督的实招硬招激活 " 治风 "" 神经末梢 "。
越是效果明显,越要坚定整治信心。贵阳贵安建立 12345 和 12388 " 治风 " 监督举报机制,实现全民监督,并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党员干部追责问责,推动党员干部在 " 治风 " 工作中,实实在在做一个践行者、担当者。
截至目前,贵阳贵安共开展督查 424 次,对 1282 个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督查,下发整改令 199 期,发现问题 2399 个,已全部整改,文明新风逐渐深入人心。
贵阳贵安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治风 " 工作得以深入开展,促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振、社情民风为之一新。
" 以前觉得大操大办是民间习俗,村民邀请时还会纠结去还是不去,现在红线划得更明晰了,非亲不请、非亲不去,没有那么多纠缠不清,平常工作也开展得更顺利了。" 班明魁说。
多举措精准发力 树立文明新风尚
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一角。
1 月 11 日,白云区艳山红镇刘庄村村民何光权与家人简单张罗着,准备邀请一桌亲友庆祝其 60 岁生日。
" 本来家里是想办个 60 大寿的祝寿酒,多请些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热闹热闹。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了解情况以后就来跟我们做宣传、做工作,我们响应号召,就不办酒了,自家人吃个饭就行了。" 何光权说。
何光权的改变,是贵阳贵安精准施策开展农村 " 治风 " 工作、整治陋风、树立新风、丰富民风、巩固家风的体现之一。
在 " 治风 " 工作中,贵阳贵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 " 精准 " 上下功夫,把力量沉下去、把责任担起来,着力推进承诺书签起来、倡议书发起来、喇叭喊起来、招呼打起来,全面开展社会宣传,加快形成新时代乡风文明新风尚,扎实推进农村 " 治风 " 工作走深走实。
谋定而后动。各乡村反躬寻觅乡土的根脉,积极发挥教化引导作用,把移风易俗融入理论宣讲、文艺巡演等活动中,以富有时代性、创造性的方法举措,使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面开花、多姿多彩——
线上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平台,积极宣传倡议书、" 治风 " 宣传产品,各平台转载阅读倡议书 118 万余人次,开设新媒体专栏 58 个,播发报道 4604 条,制作 " 治风 " 宣传产品 160 个,阅读量 2480 万余人次;
线下开展 " 我们的节日 · 春节 " 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将 " 治风 " 内容编排成小品、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积极宣传引导,让百姓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共发放倡议书 82 万余份;
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示范村创建,按照统一治丧场所、治丧服务、治丧程序,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力争在 4 月底前打造完成 30 个示范村。
贵阳贵安各个乡村各出其招,宣传引导居民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倡导厚养薄葬,文明办丧事,节俭办喜事,营造移风易俗良好氛围——
修文县景阳街道香巴湖村积极利用车上 " 小喇叭 " 反复播放《十叹滥办酒席》等顺口溜;
清镇市新店镇鸭池河村制定乡风文明建设 " 红黑榜 ",辅以 " 一元钱计划 ",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工作,共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将 " 治风 " 宣传工作与布依山歌、民族手工艺品相结合,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明白移风易俗的意义 ……
如今,贵阳贵安 " 治风 " 工作群众知晓率已达 95.78%、支持率 96.74%、满意率 93.52%,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新风尚逐步形成。
" 结婚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我希望能用更有意义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婚礼。" 参加花溪区金筑街道举办的集体植树婚礼的新娘张梓榛说,时代在变化,人们对婚礼的观念也应该发生改变。" 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通过参与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新方式,引领婚事新办的社会风尚,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全新精神风貌。"
让群众来评判 构建基层自治新格局
修文县洒坪镇青山村一角。
" 治风 ",需要精准打通基层治理 " 末循环 ",真正把话语权、监督权、评判权、治理权等交到群众手上,深度构建基层自治新格局,激发群众共治共享的强大力量。
" 现在办酒需要提前到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报备,报备之后,村里面会到现场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并现场监督控制用餐桌数。比如一桌酒席起码要花四五百块钱,少办十余桌,不就节省了四五千块钱!对我们农民来说,这四五千块钱,要打个把月零工。" 修文县洒坪镇青山村村民赵仕刚说。
赵仕刚口中的红白理事会,是青山村的村民自治组织,其工作重点是对婚丧礼俗进行改革,积极倡导村民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严格执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 村里还保管了一套餐具,只能红白喜事租用。村民办理红白喜事,红事必须提前 10 天向村委会报备,白事可以当天报备,报备之后村民可以无偿租用我们的餐具。" 兼任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的青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少惠说。
建立红白理事会,只是贵阳贵安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促进作用,构建基层自治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久推进移风易俗的方式之一。
为将 " 软指标 " 变为 " 硬约束 ",贵阳贵安积极指导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将 " 治风 " 目标任务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全面推进 " 六项倡导 ",教育引导群众参与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
" 治风 " 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更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此,贵阳贵安以提升群众 " 三率 " 为落脚点,探索推行信息线索互通、监督举报问责、督查整改、创新示范、部门联动等工作机制,积极保障 " 治风 " 工作深入实施——
健全 " 治风 " 信息线索互通机制,及时获取信息,精准推送,提前对操办酒席群众进行指导和劝诫,现已互通线索 1812 条;
推行部门联动机制,市民宗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国资委等积极参与,将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引向深入,今年以来,仅市场监管系统就出动 2085 名执法人员,检查餐饮服务单位 4175 家(次)。
" 治风 " 工作的开展,让老百姓的生活品质逐渐提高。" 以前,自己每个月 3000 多元的房屋出租收入经常不够‘吃酒’,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自从农村‘治风’工作开展以来,整个春节期间都‘消停’了,没吃到一台酒,有了更多时间和钱去改善生活。" 云岩区茶园村村民曾荣高兴地说。
随着 " 治风 " 工作的深入推进,贵阳贵安乡风更加淳朴。
风帆启航再驰骋,大海扬波作和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贵阳贵安将继续以 " 强省会 " 行动为主抓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推动乡村振兴绘就新篇章,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