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为持续提升南沙口岸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经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同意,南沙开发区口岸办印发《广州市南沙口岸 2022 年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工作措施》(下称《措施》)。
《措施》围绕优化通关全链条全流程、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提升口岸服务能力、改善跨境贸易整体服务环境等 4 个方面提出了 29 条措施。除了推进提高通关效率和降低通关成本,《措施》同时聚焦于口岸服务能力提升和服务环境改善,支持新业态新产业的集聚。
在优化通关流程上,支持企业自主选择 " 提前申报 "" 两步申报 " 等进出口申报模式,深入落实容错机制、税收征管改革,提升出口退税、边检通关、跨境电商便利度,推进全球溯源中心建设,完善 " 湾区一港通 "" 启运港退税 " 通关便利化改革措施,强化南沙枢纽港功能。
在降低进出口费用上,进一步清理口岸经营单位收费项目,引导企业通过 " 单一窗口 " 口岸收费及服务信息发布系统,便于货主进行比较选择和社会监督。依法查处不明码标价和价格欺诈等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在提升口岸服务能力方面,支持南沙口岸软硬件的建设。持续推进口岸单证无纸化,推进大湾区区域协同一体化监管平台、智慧港口等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推进南沙港区四期、南沙港区近洋码头等工程尽快完工投产,优化南沙港区道路交通。
在改善贸易服务环境方面,全面公开港口调货、移位、装卸等物流作业时限及流程,支持南沙企业开展 AEO 高级认证,完善企业意见反馈和协调解决机制,推动保税供油基地建设,推进新型离岸贸易业务,发挥金融机构增信作用,支持外贸企业融资,支持航运金融发展,筑牢口岸防疫防线。
南沙开发区口岸办副主任陈君毅表示,南沙港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已建成华南最具规模的集装箱、汽车、粮食和通用码头群,集聚全球排名前 21 位的船公司,开通 135 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通达全球 200 多个港口城市。2021 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南沙外贸进出口总值 2600 亿元,占广州市外贸总值的近四分之一。南沙跨境电商、汽车、冷链和粮食进出口等业态都取得较好较快发展。目前广州市正在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我们在此基础上推出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工作措施,助力南沙 " 湾区之心、开放门户、未来之城 " 建设。
打造 " 海陆空铁 " 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强化南沙枢纽港功能和地位。《措施》提出南沙港要依托 " 湾区一港通 "" 启运港退税等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与大湾区内河码头的集装箱驳运合作,打造以南沙港为枢纽、各内河码头紧密合一的港口集群,提升区域通关便利化水平。依托南沙港铁路打造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品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共享货运中心,推进南沙与白云机场、深圳机场、香港机场等粤港澳大湾区各大机场的陆空、海空联运合作。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范健文介绍," 湾区一港通 " 以南沙海港作为枢纽港、珠江沿江内河码头作为支线港,将支线港视作南沙港堆场的延伸,实现两港口岸一体化运作,目前已开通 72 条内外贸驳船支线,实现对大湾区中小码头的江海联运全覆盖;随着南沙港铁路的正式开通,南沙港区正式打通海公铁联运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海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已全面构建,南沙作为大湾区国际航运功能承载区的地位不断凸显。
推进保税供油、离岸贸易等业务落地生根,构建利企便民贸易服务环境。《措施》提出,要推动国际航行船舶保税供油基地建设,建设保税供油 " 一口受理 " 平台,推动 " 一船多供 "、" 跨关区直供 " 等监管创新落地,推动供油审批手续全环节电子化、无纸化、可视化,满足企业 " 一站式 " 业务办理需求。
广州发展碧辟油品有限公司表示,3 月 12 日,该公司作为广州市首批获得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资质的南沙企业完成首单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南沙港将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基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措施》还提出,要推进离岸贸易先行先试,研究搭建离岸贸易平台,建立离岸新型国际贸易优质企业 " 白名单 " 制度,进入名单企业享受贸易结算便利化、业务扶持政策等措施。
提升跨境电商便利度,吸引新业态新产业聚集。《措施》还提出支持跨境电商、航运金融等产业的集聚和发展。特别在跨境电商方面,支持企业加快面向 RCEP 市场的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支持跨境电商独立站、海外仓建设和发展。支持跨境电商直播、" 网购保税 + 线下直提 " 新零售、药品和化妆品进口等新业务发展,鼓励生产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升级转型。
广州市海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继芳表示,南沙区叠加政策利好和优质服务,出台了专项扶持补贴、不断完善政策配套等,吸引像我司这样的大批跨境电商专业服务企业落户南沙并发展壮大,南沙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重要电商供应链集散地。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吴小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