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某企业公众号发文推一款能量饮品,冠以 " 全球首款 "" 防新冠 "" 钟南山基金会推荐 " 等各种唬人 " 光环 "。
没想到 3 月 19 日刚做宣传,20 日就被网友举报,21 日被深圳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并立案调查,同日,钟南山医学基金会表示不推荐任何产品,也没有授权任何产品做商业宣传。
这款吹牛不打草稿的饮品野心不小,自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发,踩准了防范新冠肺炎链上的每一处商机,没料想也精准地踩进了自己挖的坑。去年,养乐多宣传中提及 " 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重要作用 ",后来被罚 45 万。殷鉴不远,还有商家重蹈覆辙,不是他不明白,而是利益的诱惑难以抗拒。
防疫无小事,谁想蹭新冠热度,借疫情来营销,都是见光死得快。市场监管部门也多次强调,要依法严惩借防疫之名,谎称产品具有新冠肺炎预防和消灭新冠病毒功效等违法行为。
为何相似的虚假宣传屡禁不止?说明商家还是觉得有利可图,能骗一个是一个,能骗多久就骗多久,抱着侥幸心理,想蹭热度营销商品。想要提高商家的道德底线不能靠菩萨心肠而要靠金刚手段。市场监管部门必须迅速亮剑,对夸大其实的营销手段依法惩罚。对商家而言,如果吹牛之前打个草稿,算算虚假营销的成本比诚信经营还要高得多,又何必铤而走险?
经过各方面普及教育,消费者识别虚假宣传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很多商家马失前蹄,都是被越来越 " 精明 " 的消费者检举揭发的。这款 " 全球首款 " 也不例外。俗话说 " 只有买错 , 没有卖错 ",消费者需要时刻提高警惕,对那些明目张胆的虚假宣传 " 零容忍 ",彼此共建一面保护自身利益的围墙,互相提个醒,别交了 " 智商税 "。
只要监管有力,消费者合力,虚假宣传只会越来越 " 虚弱 " 到不值一提,市场会教会商家如何更好地宣传商品。
现代快报 + 评论员 荼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