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市(除福田部分区域外)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恢复正常,公共场所、餐饮机构堂食逐步恢复。连日来,深晚记者随机走访了全市多个餐厅时看到,各餐厅全面做好消杀迎接顾客到店消费,按照要求严格落实防疫举措,确保顾客消费安全。此外,福田、龙华等辖区及政府部门惠企政策的相继推出,不少餐饮行业经营者也给予了好评,部分餐厅已 " 尝甜头 "。
【门店】
全面做好消毒工作
确保安全开门迎客
3 月 22 日午餐时段,深晚记者在南山的一家蛙来哒餐厅看到,门店已正常营业,部分顾客正在内就餐。蛙来哒董事长罗清向深晚记者介绍,目前蛙来哒在深圳共有 42 家门店,自 20 日晚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3 号通告发布后,公司就第一时间组织门店开展复工准备工作,第一时间在门店全面开展消杀工作,确保顾客到店安全。
员工方面,各大餐厅也按照要求,严格落实员工健康管理。湊湊火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圳目前经营 14 家直营餐厅,均陆续恢复堂食和外卖,餐厅员工每日上岗前检查健康码,进行晨检的同时测量并记录体温,严格执行核酸检测阴性和 " 绿码 " 上岗制。
▲顾客入店前测温。
▲顾客入店前扫场所码。
喜茶方面也向深晚记者透露,目前已恢复营业的门店,店员定期对桌椅、门把手和工服等可接触物品进行消毒等常规措施,员工如从高风险地区返回工作岗位,需按当地政府要求隔离足够天数后再安排上班。
据深圳市烹饪协会会长刘永忠透露,目前已恢复餐饮堂食服务的餐饮企业均从严从实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建立健全原材料进货台账,执行冷链食品防疫举措,规范加工行为。各大餐厅严格落实好环境消杀、卫生清洁、场所通风及员工个人防护,提供放心餐品,筑起食品安全牢固屏障。
【顾客】
进店需亮码测温
就餐时隔桌而坐
3 月 22 日 19 时左右,在龙岗区万科广场,深晚记者看到,场内餐饮业均已复工,进入店内的顾客需要扫场所码后才可进入。商场内烧烤店、火锅店、日式餐饮等吸引了不少顾客到店堂食,门店均按要求按 50% 入店率接客,场内湊凑火锅、姜虎东白丁烤肉、元气寿司、西贝莜面村等店铺已需排队等候。据万科广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万科广场 GALA 内共 129 家餐饮店,目前已有 123 家恢复正常营业,几家暂未营业的为酒吧业态。
▲餐厅桌子上摆放的隔桌就座提示牌。
▲在农耕记餐厅内,顾客隔桌就座。
▲在费大厨餐厅门店,顾客隔桌就座。
在湊湊火锅门店,深晚记者看到,已有不少人在店内用餐,但都是隔桌而坐,一位服务人员告诉记者," 傍晚后,人会比较多,我们会安排顾客隔位就坐。点奶茶的人也挺多,需要在外面等候 "。据介绍,每一家湊湊餐厅的入口处,均有一名专职 " 防疫守门员 ",测体温、扫码登记、戴口罩、手部消毒,这些都是进入餐厅的必备程序。
▲在凑凑火锅门店,顾客隔桌而坐。
而在岗厦北附近的五稻厨房国创店,深晚记者看到,除了严控 50% 的入店率,门店还按照入座率 50% 的要求接客,每张桌子按原座位一半作为纳客人数,如 12 人桌坐 6 人、10 人桌坐 5 人、6 人桌坐 3 人、4 人桌坐 2 人。
▲在五稻厨房国创店,顾客隔位就座。
【外卖】
门店堂食客流量偏少
经营模式仍以外卖为主
深晚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因疫情影响,门店堂食人数还是相对较少,大部分餐厅以外卖或自提的形式维持日常经营。在万科广场,深晚记者看到,不少门店前摆放了 " 扫码下单、即提即走 " 的提示牌。
▲外卖人员扫码取餐。
此外,不少商家也在外卖餐食上标注了工作人员的健康信息。深晚记者看到,费大厨外卖餐食上就贴有 " 外卖安心卡 " 字样的小便签,上面记录着大厨和备餐员的健康信息。费大厨相关负责人向深晚记者介绍,外卖附带安心卡是为了更好地追踪员工操作轨迹,给消费者带来一个安心又安全的饮食环境。
除了外卖,部分餐厅还推出了预制菜等餐食,如农耕记就推出了食材配制好、免切免洗的快手菜,市民买回家炒制即可食用。" 现在,每天基本上能供应上万份预制菜,但仍然供不应求。" 农耕记创始人冯国华说。
【惠企】
部分餐厅已享福利
单个门店减租 18 万元
近期,福田区、龙华区及多个政府部门相继推出了抗疫惠企政策,从降租降租、贷款贴息、社保补贴等方面向企业提供支持,降低疫情造成的影响。深晚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目前惠企政策已有落地,部分餐饮企业已享受福利。
五稻厨房国创店在 3 月 22 日恢复营业,营业当天就收到了降租通知,经营者十分欣喜。五稻厨房运营总监张慧介绍,门店接到福田区政府物业管理中心通知,3 月份租金减免、4 月份租金减半,一次性减免了一个半月的租金,减免的租金费用合计大概在 18 万左右。" 我们十分感激,政府推出的惠企举措可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 她说。
刘永忠对于惠企政策也给予了肯定,认为惠企政策对于餐饮业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确保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很有帮助。他也呼吁,其他市场主体,可以采取减免政策等政策适当给予企业支持,减免物业租金,政企携手、共克时艰。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谭海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