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1 日晚 10 点半,2022 年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现场公布了被誉为 " 小诺贝尔奖 " 的国际安徒生奖获奖名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重要作者、韩国著名图画书作家苏西 · 李斩获 2022 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其作品《夏天》获 2022 年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虚构类作品特别提名奖。
苏西 · 李,韩国图画书作家。1974 年出生于韩国首尔,毕业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绘画专业,后在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作品曾获 2008 年斯克里普斯 · 霍华德最受喜爱儿童图书。2016 年,苏西 · 李获得安徒生奖插画奖提名。《小江》入选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2020 年度荣誉榜。2022 年苏西 · 李入围国际安徒生奖 6 人短名单,她的新作《夏天》还荣获 2022 年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虚构类作品特别提名奖。
苏西 · 李喜欢用视觉图像思考,她善用随性的线条搭配灵动的配色将故事娓娓道来,她认为一个故事最初来自于一个画面图画,并不是非得去 " 说明 " 别的事物,事物本身就有丰富的内涵,很多故事,不用文字,也可以讲述得非常出色。
苏西 · 李的第一部作品是《爱丽丝漫游奇境》,当时还年轻的她把自己制作的《爱丽丝漫游奇境》样书带去参加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当时恰巧遇见了意大利的出版商,于是就把样书给了他们看,一年后,苏西 · 李的第一本书《爱丽丝漫游奇境》出版了。而且,意大利的出版商完全尊重苏西 · 李的创作,并没有要求苏西 · 李修改《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任何地方,这极大的鼓舞了当时年轻的苏西 · 李,也让她更加坚定的选择了图画书创作的道路。在之前的采访中她也表示,将自己理解为 " 图画书艺术家 ",就可以漫游在更宽广的游戏场中,始终着迷于艺术的多元性,做自己艺术中心的灵动儿童。
苏西 · 李曾经说:" 一部成功的图画书,一定要给读者留下适当的想象空间。" 为了这一 " 空间 ",她有意地减少文字的使用,克制 " 具体说明 "。借助图画包含的种种端倪来完成一个故事,正是读者应该做的事情。" 图画书 " 能够超越语言障碍,易在所有人内心引起共鸣。
《小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苏西 • 李自己收养的一条小黑狗,这只小黑狗在之前的主人那,被关在铁笼子里,整天忍饥挨饿。小黑狗幸运地被解救出来,男孩小山和女孩小海收留了它,而这两个孩子就是现实中苏西 • 李的两个孩子。(有趣的是,在某次采访里她提到,《海浪》里的小女孩其实就是她当时还有一周就要出生的儿子小山的原型)
小山和小海给小黑狗起名字—— " 小江 "。小江成为了小山小海家的一员,他们幸福地生活,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后来,小山和小海要离开一段时间,由爷爷照顾小江。小江没有再被饿着,也没有再被渴着,但小江却一直在等着小山和小海的回来、
下雪的时候,小江生病了,身体越来越差,却一直在等待小山和小海,最后它的梦中见到了小山和小海。
《小江》里不到 200 字的文字描述,其余都是图画叙事。其中的文字也只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其中简单线条构成的图画叙事,却讲述了小江的一生。故事像是另外一个版本的《忠犬八公》,八公在等待,小江也在等待。我相信养过狗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一定都会有共情。
《小江》在韩国出版后,既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
另外一部让人惊艳的作品,是她的《动物园》,这部作品是由魔法象童书馆在 2015 年推出的,如今读来依旧惊喜不断。
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 " 反差 ",文字与图片的反差、父母视角和孩子视角的反差、大片灰度与荧光专色的对比、父母与孩子情绪的反差等。
《动物园》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文意也极其简单,以小女孩为主角,讲述了她逛动物园时经历的一场离奇、充满乐趣的冒险之旅。
每一位艺术家都有各自喜欢的绘画方式,苏西 · 李也不例外,她很喜欢绘画线条,因为它能捕捉孩子的动态,以及能量爆发的时刻。为了让图像达到她的预期,苏西 · 李会不断重复画同样的圆,一次又一次,直到找到心中的 " 唯一 "。
就像以《线》这本书,她是先看了韩国知名滑冰运动员金妍儿的许多影片,然后一次次地描绘她在冰上优雅的舞姿,并由此创作出来。
苏西 · 李喜欢极简的表达⽅式。当各项元素被减到最少时,读者才有辦法看出每项元素的含义。以《海浪》为例,小女孩刚到海边时,她的衣服是白色的,可是后来她的衣服变成了蓝色。如果图画是用全彩表达,读者就无法立刻注意到颜色的变化。蓝色意味着小女孩对未来态度的改变,也代表她在海边经历的所有事件并非只是幻想。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