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茂学术专著《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在美国出版的封面和封底
" 大国崛起对个人‘小我’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没有中国的崛起,没有文化自信下跨文化交流的有力推动,我的学术著作或文学作品很难在国外主流出版机构出版,更不可能获得国际同行应有的关注和足够的尊重。"3 月 24 日,中南大学教授、东莞理工学院特聘教授聂茂收到了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 Peter Lang 寄来两本《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的英文精装版图书样书,他如是表示。
两天前,聂茂的长诗《英雄之歌》成功获得 2022 年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项目立项,将被译成蒙古文在国外出版。
聂茂是知名作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现为东莞理工学院 " 杰出人才 " 岗位特聘教授,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连续 7 年(1992-1998)在《人民文学》上发表 20 多篇(首)作品,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全国报纸副刊金奖和《人民文学》散文大奖。1999 年出国留学,2003 年取得博士学位,2004 年被中南大学引进,同年由助教直接晋升为教学、学科带头人。聂茂的散文名篇《九重水稻》《保卫水稻》曾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而他为湖南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唐樱撰写的长篇评论也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在国外出版。近年来,聂茂在教学之余,学术、创作双不误,都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就。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一书作为 " 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专著文库 " 首批入选图书,2018 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当年 11 月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这也是中南大学首次在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上取得的突破。随后,该书由著名翻译家、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陆薇教授及其团队历时两年多时间翻译成英文得以出版。
▲聂茂《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中英文封面对照
该书主要内容是:全面聚焦并深入分析中国 70 后作家群、特别是文学湘军五位青年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对这个 " 夹缝中的一代 " 的书写特性、叙事规律和艺术建构进行多维阐释,充分展示转型时期中国传统价值、文化观念和道德秩序摇摇欲坠所带来的社会阵痛和时代巨变给 70 后作家造成的强烈冲击与心灵震撼,探讨了 70 后代表作家的精神命途与漂泊之苦的思想根源,阐释了 70 后作家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多重困境下的心灵成长史,夯实了中国经验之世界表达的学理基础,彰显了 70 后作家的创作追求、心路历程与文学自信。
▲聂茂《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中英文封底对照
该著视野宏阔,将 " 地方性 " 和 " 全球化 " 高度结合起来,充盈着强烈的湖湘土地文化气息,是独特而悠远的文化声音在现代的回响,彰显了中国优秀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聂茂力图构建一个广阔而多元的审美场域,将宽阔的艺术视野与地域性的美学风格融汇一起,通过个体与时代、传统与现代、现实际遇与精神裂变之间的对话,浓缩了一代人的集体经验,为中外读者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以及 " 中国 70 后一代人 " 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填补了整体上考察 "70 后作家和文学湘军五少将 " 的研究空白。
深圳晚报记者 蔡志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