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3-26
甘肃:2035年将成为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体育强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6 日,甘肃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向晨就《关于建设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政策解读,他结合我省体育发展的现状,以《意见》为依据,对加快推进甘肃建设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体育强省,作出部署安排。

《意见》包括总体要求、工作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主要的任务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落实,一是到 2025 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面建成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5 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省总人口比例达到 38.5%,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 92% 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 3 ‰;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优势项目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体教融合深入推进,青少年身体素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总规模达到 500 亿元;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体育成为服务 " 一带一路 " 建设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二是到 2035 年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 45%,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 93%,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 5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体育产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体育文化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建成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体育强省。而为了确保完成既定目标,则从围绕强化基础保障推动全民健身战略实施、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强交流合作扩大对外影响力五个方面,设置了 17 项任务。

在解读《意见》特点时,王向晨认为《意见》体现时代要求、突出目标导向、切合省情实际,明确了甘肃建设具有西部体育强省这一奋斗目标。《意见》提出建设西部体育强省,符合我省地域特点、自然禀赋、民族特色、历史文化和体育工作实际。在全民健身方面,围绕 " 一带一路 " 建设的历史机遇,提出全面实施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 " 四个一 " 提升工程;提出纵向完善省、市、县三级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横向实施 " 六个身边 " 工程,推进 " 体育机关、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企业、体育乡镇 " 五创活动,以体育强省建设助力健康甘肃建设。在竞技体育方面,提出探索 " 省队市办、省队校办、省队企业办、省队协会办 " 等办队模式,依托兰州、定西、白银、天水、临夏等体育训练基地,优化运动项目布局,不断巩固优势项目,大力发展潜优势项目。在青少年体育方面,提出拓宽师资交流渠道,选拔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建成甘肃体育职业学院。在体育产业方面,提出构建中部、河西、陇东南、临夏甘南 " 四大板块 " 体育产业带,实施 " 体育 +" 战略,助力陇原乡村振兴。在体育文化方面,提出打造甘肃特色体育文化品牌,提升交流合作水平和甘肃国际影响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孔德胜

责任编辑丨王 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体育 甘肃 健身 丝绸之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