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3-29
回忆满满!南京陶瓷商场的最后一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于露 蔡梦莹 文 / 摄)3 月的南京,建康路上的梧桐还没有长出新枝。在一众现代时髦的店招中,古香古韵的 " 南京陶瓷商场 " 六个字非常惹眼。

3 月 29 日上午 9 点,南京陶瓷商场如往常一样开门营业。迎来送往近 70 年,这个承载了好几代南京人共同回忆的商场,最终迎来落幕。

△ 店内歇业在即的告示

过年、结婚来买碗碟,这里承载着几代老南京人的回忆

步入店内,首先见到的是一对大红色的瓷瓶,瓷瓶上纹着龙和祥云的图案。尽管样式有些老旧,却十分喜庆。上方一则告示带来了最新消息:" 歇业在即,今天 21:00 止!倒计时 1 天。"

说是商场,但现在只剩下一间约 60 多平米门面。除了抢购一空的展柜、低至 1 元的宜兴小杯、" 已出售请勿动 " 的餐具、养着金鱼的陶瓷鱼缸,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店员统一围着黑色的布裙,胸口是店招同款字体的 " 南京陶瓷商场 "。

△ 来采购的老南京人

现场,带孩子逛店的家长不忘叮嘱," 别乱动,别把陶瓷打(碎)了 "。这似曾相识的场景,一下子勾起了许多老南京的童年回忆。朱飞燕是个 80 后,10 岁前住在中华门附近,在她的印象里,南京陶瓷商场的每件物品都十分新奇。" 但是在进门的时候,家长就会千叮咛万嘱咐,说不要乱碰,打坏了我们赔不起,我们就不敢摸。" 这也是朱飞燕的叔叔回忆里的一景,后来他结婚时,还在这里买了碗筷和瓷器。

得知商场歇业的消息后,朱飞燕特意带着两个叔叔,一起来这里拍视频买东西留念。她说,这里是自己和家人小时候的回忆,拍下的视频可以记录下来,以后不管在哪都能看。

△ 店员正在帮顾客打包陶瓷制品

" 我要把最后一天定格下来,以后这家店没有了,小时候的一部分回忆也没有了。现在长大了,每样东西都能买得起,这家店也没有了,我想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朱飞燕无限感慨。

60 后的陈阿姨也对这家商场印象深刻,从瑞金路的家到中华路的单位,建康路是必经之地。在她的印象中,这家门店高中低档的陶瓷制品都有,既有日用品,也有工艺美术品。每逢春节前,这里的生意都很不错,不少人要更新家里的餐具,也为招待家人做准备。

了解到南京陶瓷商场歇业的消息,有网友感慨," 店面从大到小,现在是从有到无,留下的只有几代南京人共同的回忆。"

△ 顾客留下销售单作纪念

老招牌出自书法家萧娴之手,近 70 年老店在建康路 39 年

" 看到消息以后,我和我老伴骑自行车过来的,想到这个事都有点要掉眼泪的。" 今年 74 岁的徐立梅对南京陶瓷商场很有感情,她的记忆从 1976 年开始。" 那年,我刚到商业系统工作,南京陶瓷商场属于土杂品公司的一家门店,门面大,生意火。" 在她的印象中,不少店员都有拿手绝活。" 当时好多碗碟都是用稻草扎好成组卖的,他们店里就有很多技术能手,他们拿手一掂就知道一组碗碟里有没有碎的,还知道碎的在第几个。"

△ 南京陶瓷商场的店招出自名书法家

" 这个门店招牌也是大有来头的。" 在她的提醒下,记者注意到,古朴典雅的隶书招牌非常显眼。而这六个字出自书法界的 " 金陵四老 " 之一——萧娴之手,门头上还留有她的题字和印章。

" 你找下穿着这个样式围裙的开票,一个十块钱,你说老邵说的,她们晓得。" 不停有人围在收银台前,店员老邵一边麻利地收钱,一边和顾客说着话。她在这里工作了整整 28 年,也是店里的负责人之一。" 我还差两年就 70 岁了,年龄大了。" 据她透露,关店原因有两个,一是生意受疫情影响,二是年纪大了,也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

△ 南京陶瓷商场门前

据老邵了解,南京陶瓷商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是一家私营小店。1953 年公私合营后,成立了南京陶瓷商场。1983 年,门店从水西门迁至建康路。后来,虽然门店面积不断缩小,但建康路 62 号的地址不再变动过。

现场,店长老韩前后两头跑,额头上一层薄汗。" 没啥好说的,这年头关店不是很正常吗?" 根据工商登记信息,2004 年,老韩成为了这家店的老板,名称为南京百川陶瓷商场。

不舍再见!老南京拍照打卡留下最后的南京陶瓷商场

" 再见了!" 靖阿姨提着刚买的筷子和盘子,从店里走了出来,说着她还留恋地回头看了看。

△ 货架上还剩一些陶瓷制品

知道南京陶瓷商场要关门是在 3 月 29 日上午,靖阿姨的老同学在群里上传了一段视频。看到视频后的她连忙问:" 你发的视频是真的吗?今天我肯定要去一趟,因为那里是我年轻时常去的商店,家里好多瓷器都是在那里买的,最后一天一定要去看看。"

74 岁的靖阿姨是老南京人,也是个陶瓷爱好者,她第一次到南京陶瓷商场购物还是在上世纪 70 年代,那时候她正年轻。几十年的时间里,靖阿姨淘了不少喜欢的瓷器," 那时候单位发奖金,我和爱人就到这里买瓷器,家里的瓷器可能有两三百件,大部分都是在这里买的。"

△ 店内已售出的成套瓷器碗碟

尽管店面慢慢从大变小,南京陶瓷商场始终承载着靖阿姨对旧时光的回忆。当天她淘了筷子和盘子,她说,自己其实并非一定要买,但想要留下些东西作为纪念," 南京陶瓷商场对我来说是一种情结,一份回忆,我肯定要跟它说再见。"

不断有人涌进店里挑选买单,门外还有人拍照打卡。店长老韩也没想到,南京陶瓷商场的最后一天会这么热闹。他一边说着 " 这样下去不行 ",一边从收银台的抽屉里拿了把钥匙,把卷帘门拉了下来,方便控制人流,又把后门打开,指引着往后走," 大家买好从后门走,从后门走。"

此时是下午 1 点多,距离南京陶瓷商场正式歇业还有 8 小时。趁着这个当口,忙得脚不沾地的老韩终于有空吃了口饭:" 今天太忙了,现在人太多了,等一会人少再把前门打开。"

相关标签

南京 过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