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以下称 " 市生态环境执法局 ")上线汕头融媒集团《民声热线》栏目,就我市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行政执法内容与市民沟通交流。
加强打击治理 建立精准帮扶
实施 " 工改工 " 升级改造,是破解我市土地资源紧缺难题的现实需要,是汕头坚定不移走好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之路的重要选择,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必由之路。市生态环境执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全市 " 工改工 " 现场推进会的部署要求,立足主责主业,重点从三项工作入手,助力我市蹚出一条具有汕头特色的 " 工改工 " 路子。
首先,要继续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聚焦重点流域区域、重点工业园区、重污染行业企业开展 " 一月一专项 " 执法行动,加强 " 两高 " 项目监督执法,通过落实严惩重罚,严厉查处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让恶意违法排污者付出沉重代价,让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为我市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打造公平有序的生态环境法治平台。
其次,要推进 " 散乱污 " 场所清理整治工作,在过去三年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开展 " 散乱污 " 场所专项执法,构建常态化排查、长效化整治机制,依法依规倒逼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淘汰退出,腾出土地,腾出环境容量,腾出发展空间,为我市 " 三新两特一大 " 产业提质升级和集聚发展腾出优质空间。
同时,要建立 " 一厂一处方 " 精准帮扶机制,围绕 " 六稳 "" 六保 " 工作部署,聚焦重点工业园区、投诉热点难点区域开展 " 一季一帮扶 " 行动,以 " 一厂一处方 " 形式精准帮扶企业科学治污、依法排污,进一步构建服务促进平台,为助力 " 工改工 " 升级改造奠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根基。
高科技 " 赋能 " 加强远程监管
近年来,随着对排污单位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强和行业范围的不断改变,除了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平台外,市生态环境执法局还有其他非现场的远程监管手段。比如,10 蒸吨以下的燃生物质锅炉和煤堆场排污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和无人机巡航系统。
其中,无人机系统在生态环境监管上具备生态领域区域建模和生态巡航两方面内容。区域建模系统能通过无人机承载的大气分析仪,对特定区域进行大气因子分析形成 2D 数据图,而监测数据按照大气因子浓度显示出图谱,让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可以快速标出数据图上 " 异常 " 版块,结合该区域企业情况快速进行排查;生态巡航则通过无人机高清拍摄系统对敏感地带、河流断面进行拍摄,定时巡航拍摄出来的 3D 效果图,还可比对出前后新建建筑和河流断面两岸是否存在新建或者非法的排污企业。
首创 " 双匿名 " 保护举报人权益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市民群众如发现污染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举报?市生态环境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群众可以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网络、微信、走访等形式向生态环境部门反映生态环境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投诉请求和举报污染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同时,我市还首创双匿名方式重奖举报环境违法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切身利益。
据了解,《汕头市环境保护局奖励公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办法(试行)》自 2016 年 11 月开始施行。2020 年,我市重新修订施行《汕头市生态环境局奖励公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扩大举报奖励范围、提高奖励额度。举报人发现企业或者个人通过逃避监管偷排漏排或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通过移动电话、电子邮箱、微信号、QQ 号等,向市生态环境执法局以匿名方式举报。对比全国 17 省市环保有奖举报情况,我市首创双匿名举报着力保护举报人权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