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光 实习生 李佳琦 ZAKER 哈尔滨记者 王铁军
近日,数只佩戴定位追踪器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已率先回迁到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先被发现的,是佩戴编号为 "HHNR033 号 " 追踪器的东方白鹳,它是 2019 年在保护区出生后被佩戴上追踪器的。
网络配图 ↑
通过卫星追踪数据显示,这只佩戴有追踪器 HHNR033 的东方白鹳,于 2 月 8 日离开越冬地鄱阳湖,经过长达 1 个半月的长途迁徙,终于于 3 月 25 日飞回到它的出生地——洪河自然保护区。随后,又有数只东方白鹳相继 " 回家 "。3 月 28 日,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野外监测发现,首批迁回保护区的东方白鹳已经有 43 对在人工巢上占巢,准备开始 " 谈情说爱 ",繁衍后代。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 " 中国东方白鹳之乡 " 称号,这里是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鸟类的重要繁殖栖息地。每年 3 月中下旬是候鸟迁徙高峰期,由于去年冬季降雪量大,加之今年春天气温低,目前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平均积雪深度 30 厘米。尽管如此,这些被誉为 " 鸟界国宝 "、" 鸟类大熊猫 " 的东方白鹳就已迫不及待地 " 想回家看看 " 了。
为此,保护区今年特地为这些回迁的东方白鹳搭建了 100 个新型的人工鸟巢,通过人工招引方式,帮助它们在这里孕育子女,促使其种群保护性恢复。这些 " 新家 " 采用永久性铁制三脚架的人工招引巢,是从前第一、二代木质人工巢的升级版。
通过分析追踪器记录数据还显示,大批东方白鹳已经迁徙至渤海湾、吉林和哈尔滨附近,预计两周内会陆续到达洪河自然保护区及周边。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