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4 日上午,95 后医务工作者李祖怡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深圳市第 487 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也被称为捐献骨髓)的志愿者,这将为一名 10 多岁的血液病患儿带去珍贵的 " 生命种子 "。据了解,非血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成功率极低,仅为十万分之一。
今年 23 岁的李祖怡,是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 " 龙岗妇幼 ")妇保科产后康复治疗师,她在大学期间进行第一次无偿献血时,被工作人员问及 " 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 ",就毅然同意。
去年 11 月,在骨髓库数据检索中,李祖怡与一名 10 多岁的血液病患儿初步配型成功。随后深圳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联系到李祖怡征求意见。李祖怡回忆:" 当得知初筛相合的消息后非常激动,家人也很支持。自己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治病救人是天职。况且捐献骨髓是对己无害、对人有益的事情,如果成功了,拯救的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也是给一个家庭希望。"
确认捐献意愿后,近日,在深圳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李祖怡积极配合完成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工作,并于 3 月 24 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浊液 200 毫升。
鉴于骨髓移植国际惯例的 " 双盲原则 ",李祖怡除了知道受捐者是个小孩子外,其他信息一概不知,但李祖怡把这次经历看作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使命。血液中心向李祖怡转达了受捐者家属写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 当听到医院传来骨髓配型成功的消息,我们是多么的激动,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你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孩子终于有望摆脱血袋,得以重生。"
目前,李祖怡根据医生建议正在休息恢复。对于此次捐献,龙岗妇幼非常重视,为李祖怡安排了捐献后的休养时间,并为她送上医院最诚挚的慰问和祝福。医院负责人称赞:" 作为龙岗妇幼人,李祖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院训中的‘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其善行义举的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值得全院员工学习。"
同事们眼中的李祖怡为人平和低调,很是上进。" 祖怡的理论基础很扎实,她来了以后,就产后康复治疗的手法为大家进行了细节培训,对待每一位患者也十分上心。" 科主任陈文英评价她说。
深圳晚报记者 程文丽 通讯员 黎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