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3-31
江门鹤山龙口镇:挖掘乡村宝藏 擘画乡旅蓝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走入霄南村,冷色灰格调为主,灰雕技术齐备的景色,令人眼前一亮。

沉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是宝,见证峥嵘岁月的知青点是宝,山峦群峰、鸟语花香和甜糯番薯、多汁牛肉亦是宝。

" 要‘借力’乡村振兴东风引入外部力量,更要‘发力’挖掘自身‘宝藏’释放内部潜能。"2021 年,江门鹤山市龙口镇迎来由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组团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 " 工作队 "),身兼工作队队长和粉洞村第一书记之职的政法干部袁邦松带领工作队与当地政府紧密协作,立足自身禀赋深挖乡村宝藏,在霄南、粉洞等村擎画出一幅熠熠生辉的乡旅蓝图。

善引 " 活水 " 激活力

龙口镇粉洞村三面环山,山林茂密,景色优美。但村里耕地有限,大多村民农闲时选择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薄弱。" 驻村第一书记的‘必修课’是找准振兴定位,掌握村情民意。" 初到粉洞村,袁邦松走遍山水沟壑,逐家逐户走访调研熟悉村情,了解民意,精准掌握了粉洞村自然资源及村集体经营性经济在发展壮大中的优势和短板等第一手资料。

很快,袁邦松有了 " 引活水、激活力 " 的工作思路。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外出会议、学习、培训之机," 见缝插针 " 地向上级职能部门汇报工作争取资金支持,并登门拜访江门市优质资源企业结对挂钩单位,谋求从财力、物资、技术等方面得到大力帮扶。

功夫不负有心人。驻村不到一个月,工作队成功吸引到 5 位江门爱心企业家走进粉洞村开展助学、帮残、扶困活动,为村民送出价值 3 万多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

工作队打通的城乡帮扶路径,不仅为爱心企业跻身乡村振兴搭建了平台,也让村民有了立竿见影的幸福感、获得感。据记者了解,截至 2022 年 3 月,粉洞村共筹集和争取到上级财政资金及社会资金共 270 余万元,其中 125 万元已投资入股本地优质企业,村委会每年获得项目分红 8.5 万元。粉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 2020 年的不足 9 万元提升至 2021 年的 15 万余元,提前一年摘掉 " 经济薄弱村 " 的 " 帽子 ",完成江门市提升薄弱村经营性收入任务。

■走进粉洞村,四通八达的村道连接家家户户,明亮的路灯为晚归者指引回家的路。

走进粉洞村,四通八达的村道连接家家户户,明亮的路灯为晚归者指引回家的路,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公园随处可见,宛如美丽粉洞的精巧饰品 …… 所有这些惠及全村 800 多人生产生活的项目,都由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组团相助。"1.4 公里 47 盏太阳能路灯的村道亮化工程,擦亮粉洞村名片的村文化标牌,还有停车场、村道拓宽硬底化工程和‘四小园’、河道疏浚、美化村居环境等,我们已经完成 8 项民生工程。" 袁邦松如数家珍," 村民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自然提振乡村振兴中推进共同富裕的信心,也激发了粉洞的活力。"

深挖 " 宝藏 " 释潜能

" 粉洞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在产业振兴的基础上发展乡旅,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致富路径。" 袁邦松告诉记者,依照《鹤山市龙口镇总体规划(2018 年 -2035 年)》,粉洞村被列为中心村,属于南部森林养生度假与农业观光板块。产业发展规划主要是以粉洞村委会马头村生态林为切入点,打造农业休闲观光基地。

为增强粉洞村内生发展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实现 " 输血 " 式的帮扶向 " 造血 " 式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转变。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民代表先后拜访知名乡贤、企业家,集思广益制定了粉洞村的发展规划,并邀请 4 批佛山、中山、江门市企业家赴粉洞村实地考察,为助力粉洞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把脉问诊。

■粉洞村保存完好的知青场,是当时龙口公社唯一的知青点。

挖掘乡村 " 宝藏 ",粉洞知青场当推首位。穿过绿荫掩映的果园,一栋青砖黛瓦的独体小楼,傍山而建伫立于烟雨深处,楼后棕榈叶碧,苍翠的叶片低垂在褐色山石垒砌的灶台,和锈迹斑斑的铁锅上,强烈的色差碰撞出时空交错的苍莽。" 这是当时龙口公社唯一的知青点," 袁邦松告诉记者,从 1968 年到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粉洞村先后接收了来自广州、佛山及龙口圩镇的知青 5 批共 120 人。如今,小楼内还保留着知青们的生活、生产用品,墙上文图并茂地展示着当年粉洞知青们的故事。

" 粉洞村完好保存了知青点,辅以周边已成熟运营的度假山庄,有条件连点成片,开发多项旅游项目。" 在袁邦松的规划中,粉洞村的乡旅将配套民宿、餐饮、泳池、儿童乐园等设施,探索以 " 知青文化 + 美丽乡村 " 的特色旅游项目。

打好 " 牛肉 " 特色牌

在粉洞村紧锣密鼓打造红色农旅品牌之时,龙口镇霄南村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以独特的历史和鲜卑族文化已先行一步,正焕发出夺目光彩。

霄南位于鹤山市龙口镇东部,2000 多名常住人口以鲜卑族后裔源姓居多,古村历经 700 多年岁月淘洗,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内现存宗祠 9 座,并拥有两百年历史的源吉林甘和茶。鲜卑是我国汉至南北朝期间北方一个举足轻重的民族,鲜卑人在融入汉族的过程中,也将自身文化融入汉族文明。古鲜卑后裔——源氏不断传承保留自身民俗特色,沿袭着烧番塔、开笔礼、吃牛肉等传统节日。

■霄南村 2000 多名常住人口以鲜卑族后裔源姓居多,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龙口牛肉是镇里著名的特色美食,鹤山市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牛肉美食节,吸引了珠三角周边游客 10 万余人次,成功地带动周边村委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龙口镇引入 " 旺牛 " 和 " 甘牛 " 两个项目,结合域内多家以牛肉为主的饭店,打造集养殖、智能屠宰、牛肉生态深加工、绿色冷链物流及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与霄南一路之隔的粉洞,也是牛肉产业链一环。" 农村撂荒地近年复垦后,也开始种植玉米做青贮饲料,产业带动效益很明显,无论农户还是村集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益。" 袁邦松笑着说,在江门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框架下,龙口镇村村联动、美美与共,围绕现代农业,已初步探索出 " 农业 + 旅游 "、" 农业 + 文化 "、" 农业+美食 " 等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相关标签

江门 乡村振兴 牛肉 幸福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