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基地,扶持奖励最高 50 万元;农产品加工项目,扶持奖励最高 50 万元;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扶持奖励最高 100 万元 ……2021 年,珠海市印发对口阳江茂名市乡村振兴产业扶持奖励实施方案,为被帮扶地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珠海市对口阳江市乡村振兴驻阳西县新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 " 驻镇帮扶工作队 "),立足乡村优势特色资源,用实用好帮扶政策,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群众持续增收,为新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撑。
■新墟镇千亩毛豆迎来收获季节。
牵线搭桥 为乡村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 收完毛豆,接着要种水稻。" 望着脚下的千亩毛豆,阳西县绿苑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 " 绿苑公司 ")负责人林华兴告诉新快报记者,新墟镇全域毛豆种植面积约 6000 亩,带动农户 1200 多户,随着毛豆进入收获季,每天都要请两三百人采摘,一人一天收入几百元没问题,为新墟镇提供了超过 800 个就业岗位,用工紧缺时还需要到外地招人,当地村民不仅拿到了田地租金,还收入了一笔可观的劳动报酬。
蔬菜、水稻、毛豆种植,生态鱼、家禽养殖 …… 绿苑公司作为新墟镇三大产业中特色农业的龙头企业,2017 年被评为广东省 " 菜篮子 " 工程,也是 " 阳西水稻农业产业园 " 的牵头单位,拟建成 5 个连片 1000 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促进农产品稳产高产、节水增效和提质增效。
在 " 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阳西县华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林华兴带着新快报记者参观了一应俱全的农业生产机械。" 现在我们自己有烘干机,一天可以烘干近 10 万斤稻谷。" 他说,去年驻镇帮扶工作队帮他们销售了很多大米,有一段时间,大米加工设备就没停过。
" 工作队很支持我们,鼓励我们种植抗病、高产的丝苗米。" 林华兴说。去年 9 月,驻镇帮扶工作队充分利用 " 新墟地区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融资平台 ",撬动金融资金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在农行阳西支行大力支持下,基本解决了绿苑公司 100 万元贷款资金需求。
" 今天摘了三四千斤四季豆,收购价 4.5 元一斤,大一点的九粒白 5 元一斤。"2 月 22 日,新墟镇田安村蔬果种植大户吴兴华忙着将采摘的新鲜蔬菜装上货车。去年,在驻镇帮扶工作队鼓励下,他带头成立了兴华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目前已开发种植蔬果面积接近 200 亩,有效盘活了村里的撂荒地。
■田安村村民在基地采摘蔬菜。
在新墟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动下,新墟镇组建了 " 新墟镇新型农民创业联盟工作群 "(下称 " 新型农民联盟 "),目前已有 80 余位成员,吴兴华正是其中之一。驻镇帮扶工作队借助 " 新型农民联盟 " 平台,不仅组织成员参加阳西县高素质农民培育班,还举办 " 蔬菜生产培训班 ",邀请华南农业大学专家讲课,提高农户种植技能,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绿苑公司负责人林华兴(右一)介绍阳西丝苗米。
深化合作 做大做强南药种植产业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和支撑。位于新墟镇湴陂村的南药种植基地,是新墟镇三大产业基地之一,主要种植牛大力、天冬、金银花、五指毛桃等 20 多个品种。
2021 年 12 月 31 日,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韩云率团到阳西县调研,实地考察了新墟镇特色产业项目,由广东悦圆堂大南药种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 " 悦圆堂 ")建设的南药种植基地。现场,斗门区城华医药有限公司与悦圆堂签订了《采购合作意向协议书》,促进两地企业深化交流合作。
去年,华南农业大学与悦圆堂在南药种植基地的 " 产学研合作基地 " 正式揭牌成立。新墟镇携手校企举办了 " 阳西县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主推品种和主导技术推广培训班 ",专家为参加培训的农户上了一堂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大课,增强了农户参与南药种植的信心。
■工作队走访南药种植基地。
" 新墟镇发展南药种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下一步,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支持更多群众参与发展南药种植产业。" 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曹瑞强说,工作队积极谋划沿 S282 省道打造南药种植产业带,推动湴陂村等多条行政村实现南药种植差异化发展。
目前,新墟镇正围绕高速路和 S282 省道提升改造靓丽节点,串珠成链打造乡村振兴风貌带。同时,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做大做强茶园基地、南药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三大基地,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曹瑞强指出,东水山茶数字农业产业园是阳西县四大数字农业产业园之一,目前正在推进茶叶溯源体系建设。新墟镇将借助东水村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结合茶园观光进行茶旅融合发展,把东水村打造成集茶苗繁育、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园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型景区,打造 " 东水茶乡 ",充分利用驻镇帮扶等各项资金资源,提升东水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真金白银
扶持奖励六类产业项目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珠海市对口阳江、茂名市乡村振兴 31 个省定重点帮扶镇特色产业发展,去年珠海市制定了乡村振兴产业帮扶工作方案,促进对口帮扶地区产业振兴,助力广大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根据相关方案,由珠海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阳江、茂名市 31 个省定帮扶镇的产业项目,按特色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项目、农副产品流通平台、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农副产品品牌建设、农业产业园区 6 种类型分别评级分档给予扶持奖励。
" 通过扶持奖励,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把产业更多留在乡村。" 曹瑞强说,特色产业基地突出带动性,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联农带农机制。鼓励推进产业基地产品品质提升,以品质、特色赢得市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 " 菜篮子 " 基地。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动被帮扶地区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乡村。
驻新墟镇帮扶工作队积极争取珠海市对口帮扶产业扶持奖励项目,指导绿苑公司申报 2021 年度农产品加工项目扶持奖励。而令林华兴喜出望外的是,驻镇帮扶工作队在充分调研、反复沟通的基础上,将绿苑公司确定为新墟镇申报特色产业基地扶持奖励项目。
" 我们看中绿苑的一点,就是它的联农带农效果好。" 曹瑞强表示,将继续用实用好珠海市对口阳江茂名市乡村振兴产业帮扶、" 菜篮子 " 工程、农副产品流通平台建设、消费帮扶等相关政策,壮大具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建成一批特色生产基地,培育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打造影响力大的特色品牌,助力新墟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