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大二院神经外科任海军、侯博儒主任医师团队为 1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了在神经外科机器人精准定位下,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的手术。这标志着兰大二院神经外科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面又上一个新台阶。
患者为 59 岁女性,既往高血压史 4 年,未规律服药,平素未监测血压。此次因突发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 3 天,加重 1 天入院。入院后体查,患者精神差,意识模糊,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肌力Ⅳ级,下肢Ⅴ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头颅 CT 提示为右侧颞叶脑出血,出血量约 30 毫升,占位效应明显,手术指征明确,积极术前准备,经过治疗组讨论后,在机器人借助于影像导航系统下,精准定位血肿位置,实施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手术顺利,手术总用时 1 小时。术后复查头颅 CT 显示颅内血肿完全清除,患者意识清楚,头痛、头晕等症状较手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真正实现了微创、精准、高效。
据侯博儒介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两大目的即 " 挽救生命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神经功能 "。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出现众多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但对其最优手术方式至今尚未达成一致共识。传统外科手术通过单一的 CT 或 MR 影像判断病灶位置,规划手术路径。这种方式存在着病灶定位难度大、无法定位重要功能组织、无法定位颅内血管从而导致手术后脑水肿加重、再出血的风险等问题。神经外科机器人借助于影像导航系统,精确定位病灶位置的同时,更加精准的规划开颅时的骨窗位置,以更小的骨窗达到更大范围的暴露。同时,机器人基于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将颅内血管结构充分的展现出来,从而有效的帮助医生避开重要的血管规划穿刺路径,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立体定向手术方案。
图片由兰大二院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 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