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4-01
财经猎豹丨海底捞去年亏损超41亿元,股价大跌超8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潘荣)近日,海底捞披露了 2021 年财报,报告期内亏损 41.6 亿元,相当于此前三年的利润总和。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也 " 跌跌不休 ",截至 4 月 1 日收盘报 14.86 港元 / 股,与最高时的 85.98 港元 / 股相比,大跌超 80%,总市值蒸发近 4000 亿元。无独有偶,另一家火锅企业呷哺呷哺也发布了 2021 年财报,报告期内亏损 2.93 亿元,这是该公司上市之后的首次年度亏损。

海底捞亏损超 41 亿元

近日,海底捞递交了 2021 年的 " 成绩单 "。2021 年,海底捞实现营收 411.1 亿元,同比增长 43.7%,净亏损为 41.63 亿元,而 2020 年净利润为 3.09 亿元。

近乎九成的亏损来源于关店计提的减值损失。海底捞表示,由于 2021 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 36.5 亿元。2021 年 11 月,海底捞实行 " 啄木鸟计划 ",关闭业绩不佳的门店,截至 2021 年底,260 家海底捞餐厅永久关闭,32 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此外,受到全球持续变化和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外门店亏损加剧。

曾被创始人张勇视作骄傲的翻台率,也有所下降。财报指出,2021 年海底捞的总体平均翻台率为 3 次 / 天,与 2019 年的 4.8 次 / 天、2020 年的 3.5 次 / 天相比,这是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顾客人均消费额也从 2020 年 110.1 元,下降到 2021 年 104.7 元。海底捞解释称,人均消费额下降主要受客均点餐量变化等因素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多次因为 " 私下给顾客打标签 "" 菜品量少价高涨价 "" 将牛肉粒更换为豆制品 " 等问题登上热搜。

△东方财富截图

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也 " 跌跌不休 ",截至 4 月 1 日收盘报 14.86 港元 / 股,与最高时的 85.98 港元 / 股相比,大跌超 80%,总市值蒸发近 4000 亿元。民生证券分析认为,受内外部负面因素影响,公司经营层面业绩承压,实施 " 啄木鸟计划 " 以来,公司翻台率等数据有所改善。

呷哺呷哺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

另一家港股火锅企业呷哺呷哺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公司今日发布的 2021 年业绩公告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收 61.47 亿元,净亏损为 2.93 亿元,这是公司自 2014 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亏损原因,则与海底捞相似。呷哺呷哺解释称,亏损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关闭 229 家餐厅以及对于业绩不佳的现存餐厅计提减值导致。此外,还有部分餐厅受疫情影响无法充分经营,综合导致了业绩亏损。

令人没想到的是,关闭门店后不久,公司又开始了新扩张计划。3 月 30 日,呷哺呷哺对外宣布,集团第二管理总部已落户上海闵行区,并逐步启动万名员工招聘计划,开启南下扩张战略,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新开 800 家门店,其中呷哺呷哺新增 500 家门店,湊湊新增 240 至 300 家门店。

为何一边关店,又一边开店?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曾表示,集团旗下小火锅品牌呷哺呷哺部分门店存在严重的选址错误,从而导致亏损,对此,公司决定关闭业绩不佳的门店。公司表示,餐饮受疫情影响严重,甚至出现了重新洗牌的局面,公司在 " 危 " 的情况下也要看见和抓住 " 机遇 ",在好的商业地段也继续保持扩张战略。

麦格理分析认为,在目前充满挑战及激烈竞争的行业环境下,呷哺呷哺应关注门店质量而非数量,预期门店网络调整已基本完成。虽然相信公司新措施有助于今年恢复盈利,但最近疫情再暴发可能会延迟复苏时间表。

沸腾的火锅赛道,如同鸳鸯锅,清汤与麻辣并存。海底捞、呷哺呷哺陷入亏损,但粤式火锅捞王、海鲜火锅连锁餐厅七欣天,分别于 2021 年 9 月、2022 年 1 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目前,上市并无最新进展,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对它们的上市前景不太看好。

现代快报财经猎豹注意到,还有不少新兴火锅品牌相继获得融资。近日,深圳创意火锅品牌熊猫烫火锅,完成种子轮融资。2021 年,重庆火锅品牌珮姐老火锅、周师兄、朝天门码头,分别获得亿元 A 轮融资,部分融资金额达上亿元。来自山西的懒熊火锅,从 2019 年成立至今,已经获得三轮融资。

相关标签

海底捞 火锅 净亏损 牛肉 成绩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