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2-04-02
前沿科学、考古文化、高端访谈……哪个是你的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广电总局遴选并确定 120 档节目为 2022 年广播电视重点节目。这些节目囊括 " 领航新时代 "" 奋进新征程 "" 赓续中华魂 "" 创新向未来 " 四个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行进大湾区 · 奋楫扬帆》《百年奋斗为人民(第二季)》《流淌的歌声(第四季)》《图鉴中国 · 昂首阔步这十年》《大湾区会客厅》《国乐大典(第四季)》《技惊四座(第二季)》等多档节目由广东出品。

■新快报记者 梁燕芬

动漫形象舞台竞演综艺《2060》第二季

聚焦国产原创动漫

背后的故事

动漫形象舞台竞演综艺《2060》第一季去年 10 月起在江苏卫视播出,反响不俗,而第二季将于今年播出。节目以虚拟形象为主体,聚焦国产原创动漫背后的创作故事和文化表达。" 虚拟生命 " 这一创新题材,在综艺领域开启了全新赛道。" 人类想象力,就是他们的‘基因序列’。人类的创造力,是他们维持生命的密码。"《2060》用虚拟形象,打开大家对于空间的无限想象。

据悉,节目跳脱出性别、年龄、身份等传统的主体标签,发掘全新视角,打造真实的虚拟形象。比如第一节节目中,第一期中身着旗袍、手拿毛笔,充斥着中国元素的 " 无限少女 ";画风呆萌搞怪、妙语连珠的 " 电视鸡 "。第二期里,在高冷少女与俏皮 Q 版 " 小姜姜 " 的双重形象中无缝切换的 " 孟姜 ";装备着酷炫机甲、科技感十足的正义机械义警 " 宫 ";身着迷彩、喜欢正面刚的女战士 " 凛歧 "。这些风格迥异、颠覆传统的形象设计,也符合当下社会的多元化诉求。

此外,在《2060》里,被看见的不仅是一个个虚拟形象,还有虚拟生命延展出的职业新形态,以及国漫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该节目介绍了动漫创作背后的庞大体系,包括雕像师、建模师、原画师、动作捕捉等丰富工种。通过他们的创作故事,加深了大众对动漫行业的认知,讲述着中国动漫成长背后的点滴。

前沿科学思想秀《未来中国》

顶尖科学家从幕后走向台前

《未来中国》已于 3 月 4 日起在东方卫视首播,该节目共有 10 期,每期节目围绕一个时下最前沿的科学探索,如北斗导航、深海钻探、类脑计算等,让一群顶尖科学家从幕后走向台前,揭秘科学背后的原理。

据悉,在科普过程中,《未来中国》着力于展示前沿科学成果如何应用于生活,让观众真正领悟 " 科技如何改变未来 ",赋予科学温暖的色彩。节目组表示,时代变幻莫测,争端和异议从未消失," 相信科学 " 是永恒的正确方向,节目旨在用榜样们的科学精神去感染更多年轻人,让 " 科学家 " 重回孩子们的理想选项。

节目中,陈辰担任 " 科学发起人 ",串联 " 科学榜样 " 和 " 年轻学霸 "(科学青年团)之间的高能研讨。其中," 科学榜样 " 有国家两院院士,从行业上涵盖了物理、生物、计算机、航天等多个领域。这些顶尖科学家将用最生动形象的比喻、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亲自解密 " 国之重器 " 背后的奥秘。同时,观众们还会看到 " 不一样的科学家 ",他们风趣幽默,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侃侃而谈;对于难题和未知,他们表现出的不是畏难,而是兴奋和热情。这些顶尖科学家用实际向观众证明:科学成果的发明不是一味地埋头苦干,而是由兴趣和热爱的指引。

此外,为了消减观众对复杂科学原理与科学应用的疏离感,《未来中国》还精妙地设置了 " 科学青年团 ",一群高学历、高智商、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的高材生,节目将以他们年轻化的视角为科普提供更多层面的解读。曾在中科院学习的庞博,能够见微知著,以喜闻乐见的脱口秀方式贯通科学与娱乐;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的医生徐晔则更多地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为冷科技注入温暖。

考古文化纪录节目《何以中国》

让文物 " 复活 ",溯源中华文明

《何以中国》立足于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 和 " 考古中国 " 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从秦汉为始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以倒叙手法探源中国文明古国的根基,解答 " 何以中国 " 关于历史和未来的大命题。

据介绍,节目将分为两季,第一季《何以中国》,以纵向时间为线索,追溯中国这个文明国家的根基、发源与早期形成和发展,分集主题为:秦汉帝国、家国天下、夷夏之辩、殷商王朝、最早中国、古国时代、满天星斗、文明摇篮 ; 第二季《何以中国》,从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哲学、宗教、艺术等角度,全面展现文明中国之基因,及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深度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何以中国》由中国考古学界泰斗严文明担任节目总顾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岭担任学术总制片人,干超担任总导演,还邀请到北大、西大、复旦、社科院等优秀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重要遗址考古队队长加盟组成专家团队,实现了秦汉考古、夏商周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最强专家集结。此外,该纪录节目还将使用当代尖端考古科技让文物 " 复活 ",首次纳入古人类 DNA 检测、全息古遗址深层建构等最新科技手段,逼真而细致地展示中华文明和文物之美。

据悉,节目组将去往全国 50 多个考古遗址进行独家拍摄,见证重大历史文物的出土瞬间。总导演干超表示,为了让观众更具有沉浸感,《何以中国》将 " 观众 " 的视角调整为 " 考古人 " 视角——亲手从土中抱出一盆一罐、亲手拭去玉石铜金上的泥尘。面对着一件件 " 文物 ",节目将把这种真实感通过镜头传递给观众:真实记录考古发掘第一现场、深入了解当代实验室内提取考古信息的高科技手段,由最权威的嘉宾释读考古这部 " 天书 "。

消防纪实体验节目《勇往直前的我们》

揭秘最真实的消防员日常

《勇往直前的我们》已于今年 1 月底在湖南卫视首播,节目聚焦身边的平民英雄,以 " 消防员 " 作为人物核心,通过 60 多天不停机的录制,全景式展现他们作为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群体,如何默默守护人民生活,书写不一样的青春。这里,既有勤学苦练的技术大神,又有才华横溢的唱跳达人和运动健将,当然也少不了有被调侃 " 长得好看的都上交国家 " 的高颜值 " 站草 "。

另外,节目中,崔磊、冯禧、刘国豪、孙乐言、杨一帆 5 位新生主持将作为消防宣传志愿者,通过和消防员同吃、同住、同体验,对自己入职的站点展开宣传的方式,向时代之问交出独一无二的答卷。" 消防员 " 和 " 年轻志愿者 ",两种截然不同的火热青春在《勇往直前的我们》中碰撞交织。

除了揭秘最真实的消防员日常,节目也让大家更多了解消防工作的不易,掌握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引导大家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减少危险发生的几率,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 对比照 " 分享节目《图鉴中国 · 昂首阔步这十年》

以图为鉴,见证社会发展和巨变

《图鉴中国》节目以照片为媒介,通过时光见证人对比照的展示和照片背后故事的讲述,做到 " 以图为鉴,对比见证巨变 "。其中,第一季为观众呈现出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伟大历史画卷。第二季透过普通百姓的视角,回望新中国 70 年不平凡的历程。今年即将播出的第三季则呈现昂首阔步这十年的变化。

" 图鉴 " 系列节目除了许多平凡的分享人之外,还会邀请许多观众眼中的 " 英雄 " 来分享他们的故事。比如此前两季的节目,便邀请了中国女排队员赵蕊蕊、奥运冠军陈一冰等,一起录制 " 体育强则中国强 " 主题节目。

国乐文化节目《国乐大典》第四季

传承中国千年正声雅音

以国乐讲述中国故事的《国乐大典》已举行了四季,日前第四季刚刚在广东卫视收官。该系列节目以国乐讲述中国故事,让传承千年的正声雅音,响彻新时代的文化脉络,助力国乐文化从 " 入圈 " 到 " 破圈 ",再到 " 扩圈 "。而今年播出的第四季,经过重重选拔出来的 70 名青春乐手,有国乐世家的非遗传人,有顶尖学府的新生后浪,有圈粉无数的网络达人,也有技艺超群的民间高手。他们通过场景化的器乐剧,讲述流传千年的文化故事;他们奏响扎年琴、图瓦三弦、库布孜等珍稀乐器,揭开古老乐器的前世今生。同时,在国乐之城 " 大擂台 " 上,他们进行个人竞演、队内考核、成团对抗、主题对决等比拼,最终登上《国乐大典》" 国潮之夜 " 的荣耀舞台。

文字知识栏目剧《万字有灵》

开启汉字寻根之旅

120 多年前," 一片甲骨惊天下 "。沉睡多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视野。百余年后的今天,甲骨文的价值越发受到珍视。作为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甲骨文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将继续见证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已于今年初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CETV-1)播出的文字知识栏目剧《万字有灵》,便是一档探源甲骨文的节目,通过破解甲骨密码,探索造字知识,让甲骨文从博物馆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

该系列节目将通过追溯汉字的发展历史,探寻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传承甲骨文所承载的文化和美学基因。据节目总导演桂岩介绍,《万字有灵》以栏目剧的方式呈现,通过小学员菲菲与仲虎的视角,以甲骨文中的日常生活为主线,在教书先生的引导下,孩子们初步了解到了甲骨文的基础知识与中国古文字的造字密码,以甲骨文为依托探究先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了解到汉字中蕴藏的中华民族对自然、生活、家庭的观念和精神内核。

相关标签

东方卫视 江苏卫视 广电总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