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开颖、李德鹏、郭丹、郑奕潘)清明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民间传统节日,在 2022 年清明节来临之际,我市各地各部门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种 " 绿色祭祀 " 活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文明风尚。
市直:民俗公祭倡导文明新风
4 月 1 日上午,市民政局和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 " 绿色文明祭祀,传承良好家风 "2022 年汕头市清明民俗公祭活动。在活动现场,党员、干部、志愿者以及市民代表恭读祭文、献花、鞠躬,向骨灰安放在市殡仪馆骨灰楼及塔头山周边的先人寄托哀思,现场气氛庄严肃穆、绿色简约。参加公祭的市民表示,相较于以往传统的祭拜方式,公祭活动更加绿色环保。特别是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公祭活动能有效避免人群聚集。据了解,我市将继续统筹做好殡葬领域的疫情防控工作,探索运用网络技术提供网络祭扫服务,倡导文明殡葬新风。
记者还了解到,为方便市民群众开展网络祭扫,市殡仪馆在清明节前开通了 " 微祭扫 " 服务,让市民群众通过 " 云空间 " 缅怀先人。据市殡仪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市民只需要通过手机关注 " 汕头市殡仪馆 " 微信公众号,进入 " 微祭扫 " 小程序后即可纪念寄存在汕头市殡仪馆骨灰楼的先人。" 微祭扫 " 小程序开通生命文化馆、传统民俗馆、佛教莲花馆、基督教馆、天主教馆等 5 个板块,以此满足不同群众、不同信仰的祭奠需求。目前," 微祭扫 " 主要服务市殡仪馆现寄存放的 1.4 万多位骨灰格位的亲属。
金平:严控参加丧事活动人数
金平区积极组织辖区各陵园举行公益代祭活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培育绿色文明的祭祀新理念。4 月 1 日上午,该区民政局联合金砂陵园举行公祭活动。活动于当天上午 9 时开始,在低沉悠扬的音乐声中,陵园工作人员诵读了祭文,区民政局领导带领陵园工作人员肃立默哀,代群众向先人行鞠躬礼并敬献鲜花,以表哀思。
据悉,近段时间来,金平区民政局认真指导各殡葬服务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各陵园只保留一个出入口通道,加强进入人员信息查验,要求所有进入陵园的群众均必须做到 " 三个百分百 ",即 100% 测温、100% 健康码和行程卡亮码通行、100% 佩戴口罩;同时加强内部管控,封闭祭扫区域,控制参加丧事活动的人数,避免人群聚集;陵园工作人员按照 "7 天 2 检 " 的频次进行核酸检测。4 月 2 日和 5 日,该区还将分别在南墩广德陵园、存心陵园举行公祭活动。
潮阳:提供简约文明的替代性服务
3 月 31 日上午,市民政局、潮阳区民政局、潮阳区文明办联合在潮阳区殡仪馆举行汕头市 2022 年清明民俗公祭活动。参加公祭活动的代表佩戴口罩,按照相间 1 米的距离有序排开,庄严肃立,通过恭读祭文、敬献鲜花和行鞠躬礼等方式,代家属群众缅怀先人,弘扬文明祭扫新风。区殡仪馆负责人表示,通过组织举办民俗文明公祭活动,既避免市民到场聚集,又能满足市民缅怀先人、光前裕后的文化需求。
为避免清明期间因人员聚集祭扫引发疫情传播风险,潮阳区对所有祭扫场所(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暂停现场祭扫活动,并落实各殡葬服务机构提供简约文明的替代性服务。同时,呼吁广大市民采用家庭追思、网上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故人,共度绿色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
潮南:" 网上祭英烈 " 活动反响热烈
潮南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南山革命苏区党政指挥机关的所在地,境内红色资源丰富。为传承弘扬烈士精神,引领崇尚、缅怀、学习、捍卫英烈的良好风尚,根据上级有关烈士祭扫和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精神,3 月 31 日上午,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启动以 "2022 奋进 · 网上祭英烈 " 为主题的线上祭扫活动。参与人员在 " 最潮南 "APP 首页点击 " 服务 " 模块进入页面后,再点击 " 网上祭英烈 " 即可直接进入 H5,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网上祭扫、致敬英雄烈士。
截至 4 月 1 日下午 6 时,潮南区线上祭扫活动链接总访问次数 32052 次,总访问人数 18158 人,完成献花等祭奠英烈程序共 10950 人。本次活动将持续至 4 月中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