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4-03
【防疫·前行】提升检测能力 冲向疫情防控最“前线”|这是核酸检测背后的“应急人的日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ZAKER 哈尔滨记者 尹明

随着以奥密克戎变异病毒为主的新一轮疫情在全国多地蔓延,哈尔滨市的疫情防控形势同样严峻。3 月 13 日,市指挥部决定启动哈尔滨移动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升全市核酸检测能力。市应急管理局作为移动实验室建设牵头单位,市应急局局长司炳春再一次率领应急人冲向了 " 战斗 " 的最前线。参与实验室建设的 " 老兵 " ——何江和赵鸿亮这一组黄金搭档,又一次组队赶赴 " 战场 ",与其他同志共同开始了移动实验室建设保障工作。

网络配图

3 月 13 日 21 时 50 分,赵鸿亮作为实验室建设管理负责人,组织协调各个参战部门和单位按照方案迅速、紧张、有序开展实验室建设工作。14 日 13 时,仅用短短的十几个小时,实验室设备就已全部调试完毕,开始正式接收检测样本。此时的赵鸿亮,已经连续高强度工作近 20 个小时没休息了。这种常人难以承受的高强度工作,在赵鸿亮身上变成了 " 日常 "。

据了解,在此前的任务中,连续工作最长的一次,赵鸿亮长达 50 个小时没有休息。每当有人劝他歇歇的时候,他总是说:" 不累,还有工作没干完,一会干完了再休息。" 面对强度极大、极为繁重的工作,赵鸿亮展现出了扎实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实验室投用后,赵鸿亮身上的担子并没有变轻,他每天协调应急指挥部,确保视频通讯畅通,为全市疫情防控会议和信息上传下达做好服务保障。作为一个应急人,赵鸿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无私的奉献和扎实的工作,展现了一名党员的使命担当。移动实验室是一个多部门参与、多人员协同开展工作的 " 大家庭 ",专业性极强,在一线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最多达一千一百余人,全封闭式管理,各项保障工作量大、复杂、要求高,十分考验判断力、忍耐力和协调力。作为实验室后勤保障负责人,何江被同志们亲切的称为 " 大管家 "。他常说的是:" 无论队伍多大,要求多高,后勤保障一定跟的上,还要保质保量 "。

在实验室驻点工作期间,面对紧张而又复杂的保障工作,他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踏实肯干、热心服务,全面掌握各方面人员的不同需求,不断完善和改进,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考虑到医护人员长期在封闭环境中工作,防护和营养要求高,他主动询问医疗队伍在医疗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以及用餐方面的需求,一切以大家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每天和供餐单位负责人沟通餐饮保障问题。" 一定要让我们这些医护人员吃饱,吃好,饭菜要经常换样,水果、酸奶、夜宵不能少。" 何江说。

作为移动实验室建设、保障工作者的代表,何江和赵鸿亮展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应急人的本色。为了保障核酸检测实验室运行,他们放弃了春节、中秋、国庆休假,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日夜在工作岗位上值守、奋战,为哈尔滨市疫情防控工作默默的奉献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何江和赵鸿亮以坚强的意志、无私的奉献,体现了应急精神,践行了初心使命,彰显了党员本色!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寇青

相关标签

核酸检测 哈尔滨 医疗 应急管理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