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杨茉
刘静:风华中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哈市心育讲师团讲师
倾听,是每一位父母所要掌握的一种沟通技能,也是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一条纽带。那什么样的倾听才是合格的?今天,哈尔滨市教育局联合哈尔滨日报社特邀风华中学心理教师刘静,和大家分享一下亲子沟通第一步——倾听。
曾经接触过一个案例,妈妈抱怨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妈妈一开口,孩子就说 " 好了好了,我都知道了。" 要么就是自己话没说完孩子转身走人,妈妈生气又无奈。一次妈妈和孩子同时出现后,我发现了他们说话的小秘密。孩子:" 我想要自己看会儿手机。"" 你一拿手机就看些没用的。要么刷抖音,要么玩游戏。"" 不会的题我不得查答案吗?"" 查答案你得查多久,查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有的题不难吗?你会啊。行了行了,不说了。说了你也不信。" 妈妈接下来还有更多的话要说。在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往往感到的是紧张和斗争。家长既不知道孩子要手机那一刻的真实需求是什么,难以给与孩子有效的帮助,还会将孩子推远,不愿意和你说话。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能够控制住自己表达的欲望,听听孩子的想法,或许才有继续沟通的可能。
如果孩子愿意和你说话,那恭喜你,在孩子眼中你是一位他愿意相信并值得倾诉的伙伴,请一定把握好这个机会。父母不但要听孩子说,还要引导孩子说,从孩子的话语中读懂孩子信息。如果他是单纯的想要倾诉,那就借给他一个耳朵;如果他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情绪,那就让他畅所欲言,不时可以加点你对他感受的理解;如果他是想要邀请你打破现在的无聊局面,那就陪着他找点乐趣;如果他是感到写作业的劳累,那就陪他休息休息;如果他是想要寻求你的帮助,那你的经历和经验就可以上场了。
那什么样的倾听才是合格的呢?
1、身体前倾。这能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表达你想听的愿望,鼓励孩子说下去。
2、专心地听。如果可以的话,把手上的事情先放下,好好听听孩子说了什么。家长要避免在这个过程中打岔,将话题引向其他方面。当然,家长也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望,过多的建议和看法会影响孩子说下去的意愿。
3、积极回应。要表现出你对孩子的倾诉很感兴趣。语言的回应,动作肢体的回应都很重要。有时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会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4、理解感受。共情指是能够感同身受,能够让对方感到被理解。所以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感受," 比如我感觉到你很气愤 "" 感觉你现在特有成就感 "。这样的句式会是一个很好的回应。
倾听不仅能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还能增进亲子关系。那就请你放下手中的忙碌,借给孩子一个耳朵,听听他想说什么吧。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