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袭,社区是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海石湾镇大通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洋,从 3 月 6 日清晨接到排查通知的那一刻,她就立即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带领社区一帮娘子军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这个春天中最美的逆行者之一。
大通路社区由 6 个自然小区组成,共有 41 栋楼。小区分散度高、人口流动性大、行踪难以确定,疫情防控难度大。
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要保持清晰的思路。3 月 6 日下午,刘洋在社区召开紧急会议。大通路社区党总支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疫情防控紧急预案,明确领导小组全体成员 24 小时值班制度和岗位职责,带领工作人员分片包户到人,深入摸底排查。
3 月 6 日晚 11 时,按照上级疫情指挥部的布署,要求对辖区内某小区升级管控措施,小区只保留一个出入口,17 栋楼近 1000 户居民落实 " 只进不出 " 管理。小区部分居民不理解,有些甚至指责和谩骂。她心里也有委屈,但是她只能把委屈放在心里,不厌其烦地耐心说服解释,并告知大家社区联系方式,最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小区管控,上千户的居民服务成为了社区最大的挑战。刘洋带领社区 " 社工委 " 成员,专门成立一支 " 社工委 " 小帮手队伍,全力解决管控小区内居民各类需求。" 小帮手 " 将隔离人员每日所需物品,到超市一样不少置办好送上楼,走时顺便将门口的垃圾带走。有人问刘洋:" 别人都躲着我们,可你还亲自上门服务。你不害怕吗?" 刘洋书记说:" 我们当然也害怕。但是保障好每个居民的生活和健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同时,刘洋心里始终惦记着辖区内贫困户、独居老人和重病孕产等特殊群体居民的生活状况。独居老人杨玉芳,儿女外出打工不在身边,自己身患重病长期服药,行动不便且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这个小区管控后,刘洋书记在小区做核酸检测的同时,主动上门到杨姨家,得知老人家中无面粉、蔬菜,长期服用的药物也断了之后,安排 " 社工委 " 小帮手购买生活物资和药物,亲自送到杨姨家。
瘦瘦小小的外形,齐耳短发,看似柔弱,却将温柔力量转化为坚强意志。从疫情发生开始,刘洋的手机成了社区的 " 热线电话 ",她也摇身一变,成了最繁忙的接线员之一。在安排协调各类工作的同时,她还坚持每天都抽出时间给有心理问题的居民打电话聊天进行心理安抚,帮助他们平稳度过管控期。
刘洋带领 " 社工委小帮手 ",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民助民服务,累计转运生活物资 2329 件,分发快递 1547 件,帮办 217 件,提供特殊人群服务 191 件。线上线下共收到居民群众感谢信 26 封。一位居民激动地说:" 管控期间,虽有点难,但大家都很团结很配合,小区的管控很到位,服务也很到位,工作人员特别辛苦,给了我们特别大的帮助。"
疫情开始后的这些天,刘洋以 " 岗 " 为家,一张桌子就是一张床,一碗泡面就是一顿餐,往往是凌晨 2、3 点才躺下,早上 5、6 点就又爬起来继续工作。本来有老胃病的她每天靠吃止疼药坚持。大家劝她回家休息会,但她一直在一线指挥奋战。她说:"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社区干部,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就是我最大的责任。"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