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于自然,回归自然。"4 月 9 日上午,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由贵阳市殡葬管理所与花溪区民政局联合主办的 " 十二生肖免费公益葬 " 举行,11 名贵阳户籍逝者礼葬贵阳一公益墓区,这是今年清明贵阳市第六场生态节地葬公益活动。
上午 10 时,手持鲜花的礼仪人员顺着主礼道在前引路,一辆黑色灵车载着逝者骨灰坛,缓缓行进到会场,为逝者举行送别安葬仪式。礼仪人员将花束摆放至十二生肖墓位,两名身着白色纱裙的女提琴手演奏《萱草花》,舒缓深沉的旋律,表达着对逝者的哀思。接着,家属们把逝者骨灰坛从灵车上接下,礼仪人员依次把逝者骨灰坛放入逝者对应的生肖墓位并回土,全体人员向逝者三鞠躬,敬献鲜花。
" 最初听说生态节地葬是全免费安葬,还担心可能只是简单的葬礼,怕对不起去世的亲人。参加完后觉得整个仪式很庄严,并不比一般的葬礼简陋。" 逝者家属杨女士说,这样的安葬仪式让家属们感到很满意。
" 生态节地葬并不等同于‘薄葬’,这一观点正在慢慢被市民接受。" 公益墓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逝者骨灰装在可降解骨灰坛内,落葬后将逐渐与土壤融为一体,逝者回归大自然,象征逝者生命长青、精神永存。逝者的名字被刻在生肖墙上,供亲属和后人祭奠缅怀。这既体现了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又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贵阳市殡葬管理所负责人介绍,自 2011 年以来,目前贵阳贵安共有 8 家公墓举办了 30 多场节地生态葬活动,共安葬 500 多位逝者骨灰。自 2016 年至今,贵阳已举办 12 场海葬活动,共有 143 户逝者家庭参与。" 魂系生态,叶落归根;回归自然,绿荫后人 " 的绿色环保理念得到越来越多贵阳市民的认可和支持。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 摄影报道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