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楠木渡育苗中心查看线椒苗生长情况。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子月 摄
最美四月天,春耕春种忙。眼下,开阳县楠木渡镇新凤村村民正忙着在起陇覆膜的地里挖土栽苗,种下今年村集体经济试点种植的 50 亩糯玉米苗;在息烽县小寨坝镇南桥村,当地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给农户讲解马铃薯种植和病虫害防控技术 ……
在贵阳贵安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农民们忙着翻耕破土、播种栽苗,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 " 传经送宝 "…… 处处是热闹的春耕景象。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抢抓新国发 2 号文件重大机遇,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 " 三农 " 工作,立足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抓机遇、惜时节、备春耕,坚定不移强三农,不误农时忙生产,铆足干劲开新局。
抓好春耕备耕 全力保障粮食生产
铺床土、撒稻种、铺覆土,一盘盘通过钵苗播种机填装好水稻种子和基土的苗盘,从播种机出口处被移至田中规整摆放 ……4 月 3 日,贵阳贵安首个党政领导领办示范责任田水稻集中育苗播种工作在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启动,专业合作社社员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操作水稻钵苗播种机作业。
" 全程机械作业是示范责任田耕种的一大亮点。" 高峰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培官介绍,在后续的水稻插秧、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收水稻等环节也会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示范责任田种植 " 宜香优 2115" 优质水稻品种,预计今年亩产量达到 600 公斤以上,较传统种植模式提升 100 公斤以上,采取 " 稻 + 菜 " 水旱轮作模式,提高耕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
粮食是饭碗,也是底气。贵阳贵安认真贯彻 "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战略,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力抓实粮食生产,确保面积产量只增不减,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全面推进落实党政领导领办示范责任田工作制,探索耕地轮作模式,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目前,已落实市县乡三级党政领导领办示范责任田,其中市级 3710 亩,县级 1.27 万亩,乡级近 9 万亩。
大力提升良种贡献力,加快推进粮食作物优良新品种更新,积极开展优良新品种的试验、鉴选、示范,粮食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 95% 以上。
大力实施各类粮油高产示范项目,通过稻油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粮食高产示范项目,推广 " 两增一调 "、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示范、统防统治等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备齐备足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做好农资稳价保供工作,全力为春耕备耕服务。现已储备水稻、玉米 " 两杂 " 种子 1033.97 吨、化肥 6.78 万吨、农药 99.83 吨、农膜 994 吨,各类农资供应充足。
……
不误农时不负春,如今,贵阳贵安春耕生产正有序推进。今年,贵阳贵安将完成粮食播种面积 136.6 万亩、粮食总产量 42.77 万吨、大豆播种面积 10.3 万亩,稳住粮食安全 " 压舱石 "。
巩固脱贫成果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春日里走进位于花溪区清溪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南溪苑社区,家家户户的阳台上新装上的不锈钢护栏十分醒目。这是南溪苑社区实施阳台美化亮化安全防护工程,送给搬迁居民的 " 礼物 "。
为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南溪苑社区为居民办了三件大事:一是建成 " 新市民 · 追梦桥 " 活动中心,让孩子们有地方活动;二是建成日间照料中心,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三是全力解决就业,让年轻人能在家门口挣钱。
南溪苑社区办的三件事是贵阳贵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生动实践。
今年初,新国发 2 号文件赋予贵州新的战略定位——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今年以来,围绕这一战略定位,贵阳贵安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保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劲头,严格落实 " 四个不摘 " 要求,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做好监测帮扶。加强对脱贫村、脱贫人口、边缘人口的监测预警,完善 " 防贫保险 + 社会救助 " 防贫机制,精准落实帮扶措施。
落实帮扶政策。继续跟踪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普惠性政策,完善民政兜底救助类政策,强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
加大后续扶持。不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和相关基础设施,强化对搬迁群众的就业动态需求调查、就业创业扶持和稳岗送岗服务,拓宽搬迁群众的就业渠道。
强化帮扶协作。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 35 名厅级领导一对一联系 39 个村,117 个单位联系帮扶 111 个村,选派 882 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实施 " 万企兴万村 " 行动。持续开展省内联系协作工作。
推进农村 " 五治 " 让群众的生活更美好
" 桌十五、礼五十,婚丧事宜简办好 "" 婚葬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 "…… 走进观山湖金华镇,沿路可以看见不少 " 治风 " 宣传标语。
" 以往村里有人去世,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至少要送三四十个花圈,一个就要 100 多元,还要放三四十串鞭炮,这次我们家使用村里提供的电子花圈、电子鞭炮,光这一块就节约近 8000 元。" 贵安新区马场镇沙坝村村民徐国志说。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灵魂之所在。贵阳贵安把 " 治风 " 作为农村 " 五治 " 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杜绝铺张浪费,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红事办理 1909 起,均 1 天办结,单方办理桌数在 15 桌以内;丧事办理 2824 起,治丧时间 3 天内 2387 起,贵阳贵安农村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小厕所,大民生。为做好 " 治厕 " 工作,贵阳贵安进行了农村户厕全面摸底核查,细化了 " 治厕 " 标准和推进措施,制定《贵阳市农村 " 治厕 " 工作实绩评价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使 " 治厕 " 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不懈推进 " 厕所革命 "。
" 多亏了政府扶持,我们家改造了厕所,建了洗澡间,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村民邓启说。
制定农村 " 治房 " 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农房风貌整治等重点工作;推进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 " 三水同治 ",全力保障农村群众的用水安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逐步向 30 户以上自然村寨延伸,持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加强农村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指导 …… 为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贵阳贵安还扎实推进治水、治房、治垃圾工作。
面向农村群众开展的贵阳贵安农村 " 五治 " 网络问卷调查显示,截止到 3 月 10 日,农村群众对农村 " 五治 " 工作的知晓率为 94.09%,对农村 " 五治 " 工作的满意度达 94.25%。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成琼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