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张巍
二模后,距 2022 年高考还有 50 多天,如何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巩固所得,向更高峰冲刺?小编特邀哈师大附中高三学年各学科名师为考生的冲刺备考支招。
解读名师:展妍娜,高三历史学科备课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2012 年、2018 年两次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中学历史优质课教学大赛,均获高中组一等奖。从教 20 年,所任教的文科毕业班,有多人考入清华北大等双一流高校。曾多次通过报刊和数字媒体与全省考生分享高考备考策略。
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考试已结束,二模历史试题更注重对学科思维深度与广度的考查,遵循高考命题原则,即 " 价值引领、素向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 "。试题创设的情境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情境的时代性,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水平。
客观试题多数题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培养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迁移运用能力。主观试题分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通过优化情境设计提高能力考查的有效性。考生可以从图中任选两个或多个历史事件,简析其反映的社会发展趋势。从独特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查,体现考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培养学生建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做出合理解释,进而把握历史脉络。
同学们在主观试题的失分主要在表达方面。整句的摘抄材料的原文,或者简单的堆砌史实,都是不符合高考的评价标准。想做到表达准确清晰,就要求同学在做答时史实要准确,不能张冠李戴;思想观念(方向)要准确;表达程度要准确;历史学专业用语要准确。
二模后备考复习策略:
距离高考仅剩 50 多天,如何做到科学精准的复习备考呢?
1. 回归教材,自检自查主干知识的漏洞和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建构完整的学科体系,高考试题起点高,但落点低。
2. 结合模拟测试和高考真题,解析试题,理解命题意图,打破定势和思维固化。
3. 关注热点问题,拓宽历史视界。
如聚集党史、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周年纪念历史事件如 1912 年中华民国建立,1942 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1972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1992 年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等。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陈云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