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2-04-12
【影像广州】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但有乘船过江的“大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4 月 12 日凌晨,黄埔区发布通告,将于当天上午 10 时启动全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在裕丰围的乌涌码头,从 4 月 9 日开始暂停游客乘船上岛之后,这里比平日更加安静。中午时分,两辆小车陆续在码头停车场停下,走下一群 " 红马甲 " 和穿着绿色紫色医护服的人。他们分别是黄埔区黄埔街的党员突击队志愿者和广医五院的医护人员,甫一下车,他们就捧着几大箱物资登上渡轮。

" 岛上目前有约 380 名居民,他们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如果要乘船出来做核酸比较劳累,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都有在大吉沙岛上设核酸检测点和疫苗接种点的。" 下沙社区党委第一书记梁春玲告诉记者。

12 日前往支援核酸检测工作的是来自广医五院的邬丽满和陈燕红,他们和黄埔街党员突击队支援一同从乌涌码头乘船上岛,然后再经过电瓶车接驳来到下沙社区综合楼前的空地,这里早已布置好场地。12 日参与现场志愿服务的还有下沙社区党员家嫂志愿服务队、机关国企下沉党员志愿者和本村志愿者合计十几人。

到达现场后邬丽满和陈燕红马上开始准备工作,村民志愿者则开着电瓶车用 " 大声公 " 喊大家前来综合楼做核酸。穿好防护服后,邬丽满先在村民志愿者利阿姨的带领下开始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

■图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工会副主席 邬丽满;图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质评科副科长 陈燕红

" 我们尽量做好服务,让大家积极参与核酸检测。" 利阿姨告诉记者,在村民志愿者的引导下他们很快来到 80 多岁的陈银妹婆婆家,老人正杵着拐杖在门口晒太阳。村民志愿者将早已录入好的 " 葵花码 " 打开扫码,全过程在三分钟之内完成。" 啊,你们已经做完啦,我还想下来给你扫码。" 陈阿婆的儿媳匆匆下楼,发现众人已经准备离开。原来,通过前期摸查,村民志愿者将行动不便的老人统一登记 " 葵花码 ",这样一来就算没有年轻人陪伴,老人家也可以顺利完成核酸,就算前期没有统一登记也无需担心,志愿者会协助老人的家人用电瓶车或者轮椅送到检测点,通过绿色通道减少排队的时间。在大家的互相配合下,大吉沙的核酸检测工作最后用时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

" 我替村民谢谢你们。" 检测工作完成后,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乘坐电瓶车返回码头坐船,电瓶车的速度比来的时候稍慢,大家得以欣赏路两边的田园风光,杨春玲指着远处的一片荔枝林告诉大家," 等疫情过去以后,请大家再来大吉沙岛,这里的荔枝可好吃了。"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视频:新快报记者 林里

相关标签

志愿者 电瓶车 核酸检测 广州医科大学 疫苗接种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