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俞苏华 俞新美 记者 严君臣)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南通海门在保障本地市场蔬菜供应稳定的基础上,迅速建立通沪蔬菜保供机制,助力稳定上海市民的 " 菜篮子 "。4 月 14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3 月下旬以来,海门累计供沪蔬菜 20 余种,2000 余吨。
△蔬菜采收
对接重要生产基地,供沪货源 " 不断档 "
4 月 8 日晚上 8 点,南通强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小强收到了海门农业农村局紧急发来的蔬菜调运通知,连夜组织公司 4 个生产基地开展采收、统计、运输等相关工作。
作为南通市蔬菜联盟盟主单位、海门农业龙头企业,南通强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 3 月下旬以来,日均向上海运送新鲜蔬菜达 40 吨左右,其中,单日最高供应量超 100 吨。
3 月以来,海门农业农村局紧急成立了 120 余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分村包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及农村防控工作。实时调度全区各地的蔬菜生产情况,每周发布海门区蔬菜稳产保供工作周报。鼓励全区有条件的种植户抢抓农时,种足种好速生露地及设施蔬菜。组派农业服务团队专门与农业龙头企业、大型蔬菜保供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40 多家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对接并给予跟踪服务。积极引导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人员配备齐全、保鲜冷库面积大、初加工场所建设到位等资源优势,将普通种植户、小型蔬菜供应基地的蔬菜进行整合,再统一进行运输供沪。截至目前,海门向上海供应蔬菜品种多达 20 余种,并已基本实现对沪供应 " 不断档 " 的格局。
启用运输专班,保障供沪渠道便捷
4 月 14 日上午,满载着 10 吨莴笋和花菜的海门汽运公司车辆,从常乐镇南通四季常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门口缓缓驶出。公司负责人许庆峰告诉记者,他现在只要专注抓好蔬菜生产、采收,不用去花更多的精力,担心车辆够不够、车辆何时能来、车上人员安不安全等问题。
△打包送往上海
根据统一部署,海门农业部门在负责统计全区农副产品基地总数、品种、库存等情况的同时,积极对接当地汽运、邮政等能够承担大型物流运输的企业,同时,在交通运输、商务、供销、卫健、公安、民政等多部门的配合联动下,组建运输专班专门负责运送海门本地的蔬菜前往上海。
" 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有了这样专业的运输专班,就能尽量压缩中转环节、缩短查验流程,节约在途时间,从而让新鲜蔬菜以最短时间到达上海市民手中。" 海门区蔬菜站站长陆瑾说。截至目前,海门区专班蔬菜运输已累计超 400 吨。
闭环管理,实现供沪运输零接触
3 月 28 日,位于海门区悦来镇悦来村村委会路北侧的农副产品转运点正式投入使用,该转运点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完成仅耗时两天,共配备了消杀组、车辆引导组、物资信息调配组、装卸服务组和后勤保障组,来海司机无需下车,蔬菜称重、装车,车辆消杀一步到位。" 启用转运点,一方面是保障对江浙沪地区尤其是上海地区的蔬菜供应,另一方面是科学有效地阻断疫情传播。" 副点位长、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副局长张永波粗略估算了下,目前,转运地日消杀沪区来海车辆 20 余辆,每日装运蔬菜近 50 吨。
△打包送往上海
随着防控形势的日趋严峻,海门坚持动态摸排每日来海农副产品运输车辆,督促各区镇按照 " 六定、六查、六做到 " 的要求,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车辆、人员、货物等进行主动报备和全面管控,并配合区卫健委组织对各区镇所有进出农副产品种养基地的生产、装卸等从业人员进行每日核酸,严密监管。
同时,完善所有来海运输农副产品的货运车辆闭环管理,由各区镇一站接一站全程监督。通过试点建立农副产品集中转运点、装卸专班等,帮助经营户接驳、装卸农副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农副产品的调度和运输效率,也确保农副产品货运车辆及人员安全进出海门各地。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