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刘菊
声音是人类表达和交流的基本工具,但当嗓音出现问题时,却很容易被忽略。16 日是世界嗓音日,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董周威,她表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日常交往的增多,嗓音病也越来越常见,提醒市民要学会养 " 声 ",发现嗓音问题及时就医,以免小病拖大。
嗓音长期嘶哑,老人以为是上火,结果居然是早期喉癌
陈先生(化名)今年 70 岁,前段时间出现嗓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起初也没当回事,以为就是年纪大了加上上火导致,吃了点药。但拖了两个多月,陈先生发现症状始终不见好,便找到董周威寻求治疗。
经过进一步检查,董周威发现陈先生可不是上火,而是早期喉癌。董周威介绍,很多市民都有个误区,认为嗓音问题不是疾病,其实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癌、声带白斑、紧张性发生障碍等都属于嗓音病,常见症状便包括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咽干、咽喉异物感等。
" 陈先生喉癌位于声带部分,且结合情况,他可以接受微创手术治疗。但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拖延时间太长,喉癌甚至出现淋巴结转移,这时便需要切喉做大手术了。所以还是要强调早发现,治疗方式对自身损伤也会小一些。" 董周威提醒,董周威提醒,老年人长时间出现声音嘶哑不缓解一定要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喉镜检查,排除疾病。
从早到晚做直播,主播喊出声带结节
小王(化名)今年 23 岁,是一位带货主播。" 我每天早上 7 时左右起床,换好衣服化好妆准时 8 时开始直播,一直播到 22 时左右。为了烘托直播间气氛,我经常情绪激动地和观众互动。" 小王告诉记者,直播大概 2 个月后,她便出现了持续声音嘶哑,刚开始很轻,她也没在意,继续直播。但一个月后,她发现嘶哑越来越重,且吃什么药都无法缓解,便来到哈市四院就诊。
经过喉镜检查,董周威发现小王两侧声带都长有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发现早,是可以通过休息和药物治疗缓解的。但患者说话频率太高,七八个小时一直在说话,结节非常大,只能手术切除。" 董周威介绍,掌握不好发声方式,且有的市民为了让自己的声音更好听,经常会修饰嗓音,可方法却不正确,发声器官承受不了这样长期高压工作,便容易出现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嗓音病。
如何养 " 声 ",专家来支招
" 近年来,嗓音病患者数量有所上升,分析原因,多以用嗓过度最为普遍,其次还存在着发声方式不对造成的声带病变。此外,饮食、气候、压力等也是影响嗓音的因素。" 董周威表示,嗓音病对人们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都有较大影响,市民应学会正确应对。
董周威介绍,教师、播音员、歌手等职业用声人群,以及长期慢性咳嗽患者都是嗓音病高发人群,常哭闹、大声喊叫的儿童也要注意。当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喉咙干痒、咽异感症、发音疲劳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如何保护嗓音,董周威建议,首先要保证每日至少饮用 1500 毫升水,让声带得到足够的水化和润滑。不要长时间用嗓,说话一段时间后,要休息一下;不要模拟怪声说话,避免大声喊叫、争吵。一些嗓音病和人的心理有一定关系,所以建议要保证情绪平和。结合自身情况加强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油炸、辛辣、刺激类的食品。晚饭不要吃太饱,避免睡前吃东西,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出现反流性咽喉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声带充分休息。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