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和动力源泉 , 今年以来,新泰市以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为目标,加快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持续推动 " 工业新泰 " 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为此,新泰市人大乘势而上、务实笃行,在全市人大系统中开展了 " 大走访 · 大帮扶 " 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勇当企业 " 店小二 ",为企业精准 " 把脉 ",高效 " 开方 ",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助推全市企业开足马力快速发展,谱写了新时代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新篇章。
主动作为 企业诉求有了 " 娘家人 "
今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频发,很多企业发展遭遇困境。作为政府和企业沟通的桥梁,如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成为新泰市人大常委会面临的新课题。
2 月 28 日,新泰市委书记宋鸿鹏在出席泰安人代会时召集企业家代表座谈,部署安排入企走访工作后,新泰市人大迅速响应,于 29 日召开主任会议,专题研究落实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人大系统入企 " 大走访、大帮扶 " 活动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确定了走访内容、帮扶的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将泰安和新泰市级人大代表所属企业作为走访对象,重点调研和了解惠企政策落实、生产要素保障、企业创新推动、企业风险防范、政务环境优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多次召开筹备会、协调会,进行细致的安排部署。通过开展 " 大走访 · 大帮扶 " 活动,让全市企业诉求找到了 " 娘家人 ",同时也有了 " 主心骨 "。
精准把脉 为企业发展高效 " 开方 "
只有找准制约企业发展的症结,才能为企业发展开出合适的 " 药方 "。为了让活动走深走实,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新泰市人大成立 " 入企工作队 ",由主任、副主任牵头各专委、委室负责人共计 45 人,组成 5 支 " 入企工作队 ",按属地划分 5 个片区,于 3 月 1 日至 18 日,精准对接 132 家代表所属企业,采取实地查看、集中座谈、个别走访等形式,先后对规上企业、" 小升规 " 企业、重点项目进行了 5 轮走访调研,深入项目现场 193 次,查阅环评、土地、规划等手续及项目进度、经济支付、资金投放计划等相关资料 720 余份,倾力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收集意见建议。
" 防疫物资是否充足?"" 员工返岗情况如何?"" 企业发展资金有没有困难 "" 当前企业发展还存在什么问题?" 自 3 月 1 日起,5 支 " 入企工作队 " 带着这些问题深入企业,开展摸底调查。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各 " 入企工作队 " 共收集问题 181 条,经过梳理分类,形成了 " 大走访、大帮扶 " 问题建议清单。问题清单理清后,按照 " 先对接,后协调 " 的思路,常委会向各职能部门通报问题清单,各部门自 3 月 19 日开始,带着问题 " 上门问需 ",与企业 " 面对面 " 沟通,进一步摸清企业需求。自 3 月 21 日起,新泰市人大根据问题建议的类型、所属职能部门和难易情况,相继分批召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信息化局等 21 部门的协调会、座谈会 13 次,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逐一研究商讨解决办法和措施。确定解决方案后,由相关专委、委室牵头,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采取小问题电话办理,大问题召开企业对接会等形式,切实将企业提出的合法合规、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和建议办好办妥。截至 3 月底,全部 181 条问题,已解决 91 条,办理中 82 条,不具备办理条件 8 条。
" 入企工作队 " 到新泰市鑫晟铸造有限公司走访调研时了解到,该企业受疫情影响,存在 " 产品库存多,资金周转压力大 " 等困难。工作队立即协调市人大财经专委会与新泰市金融服务中心联系,协调齐鲁银行解决了 1000 万的信用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工作队来我们企业走访调研,到 1000 万信用贷款到账,仅仅用了三四天时间。如果工作队不出面帮忙协调,我们企业就可能面临停产的风险,真心地感谢各位领导。" 新泰市晟诚铸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得新说道。
同样面临发展困难的还有山东德鲁克集团,该公司生产的起重机有很多长度超过三四十米,由于起重机主体太长,上高速不方便,每次运往外地都要绕道化马湾告诉路口上高速,既多花钱又浪费时间。了解这一困难后,工作队立即出面与山东高速集团沟通协调,将高速收费站的加宽入口作为该公司运输起重机的绿色通道,让该企业的产品直接能从公司门口直接上高速运往外地,帮助企业解决了产品运输问题。
架起桥梁 为企业发展注入 " 活力 "
" 入企工作队 " 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除了环评、土地、规划、资金等原因影响企业的发展外,企业自身科技研发不足也是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新泰市人大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组织企业走出去学习全国同行业龙头企业的先进经验,并与重点院校和设计院建立合作关系,成立 " 创业创新共同体 ",将全国权威的行业专家吸引进来,提升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
新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亓桂峰告诉记者,在 " 入企工作队 " 走访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大都依赖外地科研公司,每次对产品提升改造,都要支付大量的费用。建立 " 创业创新共同体 " 后,能把专家请到新泰,固定在企业工作或定期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同时,针对某一行业面共同面临的科技研发诉求,有企业组团找专家进行科技研发。" 在‘创业创新共同体’成立之前,仅凭一个企业单独养一个科研团队成本太大,企业负担也大。‘创业创新共同体’建立后,同行业企业共同出钱,共同分享科研成果,这样既减少了企业的开支,同时也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销量。" 亓桂峰说道。
新泰市 " 创业创新共同体 " 的建立让很多企业直接受益,其中山东德鲁克集团和天元起重就是受益企业的代表。近年来,山东德鲁克集团自身的科技研发能力和产品智能化能不断提高,多亏了新泰市人大常委会帮助引进的 10 名科研专家。10 名科技人员中,有 5 名是高级工程师,2 名固定在企业上班,两名固定上班的专家,一人有企业支付工资,另一名则有羊流镇政府支付工资。"10 名科研专家的到来,可以说为我们公司注入了一股科技活力。通过采用科研专家的设计理念,不仅节省了原材料,还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属性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我们还和科研专家共同研发了起重机自动化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目前我们能实时监控到我们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起重机的安全数据,为客户提供安全警示信息,减少因起重机带来的生产风险。两个系统的建立,也提升了我们企业和同行业在全国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山东德鲁克集团执行董事张树文说道。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泰分公司也是 " 创业创新共同体 " 建成后直接受益的企业。通过引进的专家对起重机设计图进行优化设计,每台起重机能节省原材料 15 吨,能节省 9 万多元。
抓好督办落实是这次 " 大走访、大帮扶 " 活动取得实效的保障。新泰市人大在活动中实行了 " 首问首接负责制 ",将问题解决责任明确到相关专委、委室和职能部门,保证问题盯住不放,解决一抓到底,确保了办理效果。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磊 通讯员 赵洁 刘旭 编辑 黄国梁 审核 晁彤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