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2-04-18
喜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丨贵阳贵安推出省市联动报道,今日聚焦“强民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春日的贵阳贵安,春暖花开,阳光明媚。走进云岩区盐务街街道宅吉小区百腊井院落,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路面、宽敞明亮的阅读书吧、修葺一新的文化公园,以及居民写满幸福感的笑脸。" 老旧小区改造后,生活环境变好了,心情也更舒畅了。" 正在和朋友下象棋的小区居民许树俊说。

民生温度,幸福刻度。当前,贵阳贵安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抢抓新国发 2 号文件重大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良心办好以 " 一圈两场三改 " 建设、农村 " 五治 " 等为代表的民生实事,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推进 " 一圈两场三改 "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 一圈两场三改 " 是贵阳贵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 " 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 " 十个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补齐民生短板的一项民生工程,将加快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有温度、生活有温馨、市民有温暖。

今年,贵阳贵安计划开工建设 67 个 15 分钟生活圈,实施不少于 2.5 万个停车位的建设任务,改造或新建农贸市场 52 个,新建惠民生鲜超市 25 个,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 6 万户、老旧小区改造 4 万户、背街小巷改造 500 条。

眼下,贵阳贵安正全力打造 15 分钟生活圈,建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全力让老百姓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4 月 15 日清晨,乌当区金江苑小区居民张贤忠把孙子送到距小区 300 米的新天二小上学后,很快就来到小区健身广场和伙伴们打门球。" 在家门口就能健身,生活越来越方便。" 张贤忠说。

金江苑小区所在的观溪北衙生活圈是乌当区特色引导型生活圈,配建项目共 27 个,总投资约 8 亿元,包括新建北衙学校、北衙生活垃圾投放点等项目。

" 目前,我们已完成项目 13 个。" 乌当区 " 一圈两场三改 "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黄明武说。

在云岩区沙河街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现场,塔吊、挖掘机忙碌不停。" 项目总建筑面积 3 万余平方米,总停车位 915 个,预计今年 12 月 31 日建设完成。" 云岩区沙河街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负责人陈伟说。

该项目所在地为云岩区老城区中心地段,周边有学校、医院、老旧小区等,人流量大。陈伟说,项目建成后,将充分缓解贵医附院及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

如今,随着棚户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的加快改造,贵阳贵安街头巷尾正发生着新变化,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打一场治堵攻坚战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交通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 " 试金石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影响居民生活品质的突出问题。

对此,贵阳提出 " 以铁的手腕打一场交通治堵攻坚战 "。全市有关部门闻令而动,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分清轻重缓急,陆续打通一批断头路、疏通一批瓶颈路、畅通一批微循环,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

4 月 15 日早上 8 点,记者在位于观山湖区的金融城路口看到,交警正在指挥车辆有序通过,志愿者在人行横道口引导行人过马路,整体交通秩序井然。" 这个地方车流量大,原来一直很堵车,但现在我每次路过都很畅通。" 附近居民说。

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观山湖分局八大队教导员刘川说,经过治理,现在,金融城路口早晚高峰期通行能力提升约 30%,交通拥堵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交警还积极与辖区街道办事处联系,增加路口的志愿者数量,引导行人有序过马路。

四光路口是乌当区往返云岩区、观山湖区的重要路段,以前每天早晚高峰,路口车流、行人密集,交通拥堵严重。近日,市民张敏驾车从乌当区前往云岩区方向,不到三分钟就通过了四光路口,这样的通行速度让她十分惊喜。

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乌当分局三大队队长蒋宏宇介绍,通过调整车道、优化信号灯配时、定人定岗加强路面疏导等方式,四光路口车辆通行率提升了 30%。

连日来,在贵阳市交管部门 " 一点一策 " 精细化治理和 "1+N" 多部门联合治堵下,像四光路口交通畅通指数提升这样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百度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2022 年 1 月和 2 月,全市月均拥堵指数和拥堵里程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高峰拥堵指数下降 11.1%,高峰拥堵里程下降 52.4%,群众出行便捷程度持续提高。

下一步,贵阳将按照 " 政府总调度、交警提需求、社会提意见、部门抓落实 " 的工作原则和 " 固成效、防反弹、促提升 " 的工作目标,从完善数据分析、" 一点一策 "、强化指挥调度、深化智慧交通、优化硬件基础五方面纵深推进治堵工作,全力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开展农村 " 五治 "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农村 " 五治 " 是一项民生工程。连日来,贵阳贵安各地深入落实 " 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 " 工作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农村 " 五治 " 工作走深走实,努力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走进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小碧乡大地村,田间地头最显眼的当属崭新的供水设施。" 自来水供水系统是政府下了大力气帮我们修的。现在有了自来水,日常生活比以前方便太多了。" 村民谢之华说。

通过 " 治水 " 工作的开展,今年 1 月,大地村通了自来水,全村 1600 余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大地村新建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5 座,配套建设污水管网 23.77 公里,实现了 7 个村民组污水收集全覆盖。

" 各位村民请注意,目前我乡正在开展‘治风’工作,倡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其他不办’ ……" 在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近段时间村里的喇叭反复播放着当地村干部录制的 " 治风 " 广播。

自 " 治风 " 工作开展以来,龙广村 " 两委 " 采取 " 一二三四 " 工作法,即党员干部带好头,评好 " 红黑榜 " 两个榜,开好 " 坝坝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 " 三个会,签订四份承诺书,深入推进 " 治风 " 工作。

截至目前,贵阳贵安 " 治风 " 工作群众知晓率已达 95.78%、支持率达 96.74%、满意率达 93.52%,"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 " 的新风尚逐步形成。

当下,在贵阳贵安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大家坚持以农村 " 五治 " 工作为引领,狠抓美丽乡村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创新宣传形式、发动志愿者参与、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让村寨 " 旧貌 " 换 " 新颜 ",助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以 "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 为基础,以切实的民生举措回应民生关切,件件实事正共同勾勒出百姓幸福生活的模样。未来,贵阳贵安将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急所想所盼,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新闻

贵阳贵安:办好民生实事 增强群众 " 三感 "

在南明区太慈桥 "15 分钟生活圈 ",群众享受着更加便捷的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在乌当区羊昌镇,农村 " 五治 " 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民生实事真正办到了群众心坎上;云岩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辖区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白云区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 …… 近年来,贵阳贵安更加注重民生,常念民之所忧,常行民之所盼,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当前,贵阳贵安积极抢抓新国发 2 号文件重大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 " 一圈两场三改 " 建设、推进农村 " 五治 ",构建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坚定不移在 " 强省会 " 中强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十五分钟生活圈 " 让群众生活更便捷

唱歌、走秀、击鼓 ……4 月 12 日,南明区太慈桥街道群众文化中心一派热闹景象,辖区文艺队伍在这里开展文艺活动。

时装队的黄君节正在和队员们一起练习走秀。" 年轻时工作忙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今街道在家门口为我们免费提供场地,从家里步行过来只需要 5 分钟左右,非常方便。" 黄君节说,按照中心的统筹安排,时装队每周有 3 个时间段开展活动,既锻炼身体又丰富生活,让她退休后的生活幸福满满,心态也越来越年轻。

太慈桥街道群众文化中心建筑面积约 1400 平方米,于 2021 年 11 月揭牌,建有多功能教室、声乐室、乐器排练室、舞蹈室、书画室、棋牌室等活动空间,是太慈桥街道打造 "15 分钟生活圈 "、方便群众开展文艺活动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除了丰富的文艺生活,在太慈桥 "15 分钟生活圈 " 内,群众可享受到的便捷服务还有很多。

在铁建国际城医养中心,居住在国际城 F 组团 8 栋的居民王显惠陪着母亲一起就诊,中心开业以来,成为不少居民看病的首选。

" 这里离家近,环境设施和服务好,还有很多专家来坐诊,小毛病在这里就能看,大病还可以转诊到三甲医院,很方便。" 王显惠说。

据了解,铁建国际城医养中心是贵州省医养融合省级示范点,共有五层,一二层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层是日间照料中心,四五层共有 56 张医养床位,可发挥医疗与养老两大服务功能。

面向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医养中心可提供 24 小时高品质的全程医疗及助餐、助浴、助医、助急、助洁 " 五助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可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机构养老、康复护理服务,为日间家里无人照料且能够行动的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为居家无人照看的老人提供智慧化服务,实现对老年人群的连续、全程服务。

老年人需要护理照料,建医养中心;工作忙来不及做饭,实惠又卫生的业主食堂开业;运动缺场地,多功能运动场建成投用 …… 太慈桥街道积极推进 "15 分钟生活圈 " 建设,坚持以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方向,通过坝坝会、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群众诉求、了解民生关切,围绕 " 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 " 不断完善圈内公共服务供给。

太慈桥 "15 分钟生活圈 " 只是南明区大力推进 "15 分钟生活圈 " 建设的一个缩影。" 强民生是‘强省会’的根本目的,也是‘强省会’新征程上一道必须答好的必答题。我们将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统筹布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增加养老、托幼、就业等服务有效供给,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明区相关负责人说。

推进农村 " 五治 " 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春日的乌当区羊昌镇中河村,蓝天白云掩映之下,是清澈的小溪、干净的小道、整洁的房屋。

" 相较于过去的旱厕,现在的水冲式厕所干净多了。"4 月 13 日,中河村村民李祖俊一早就开始打扫自家庭院,看着整洁的院子和新建的厕所,他打心眼里觉得舒服。

农村 " 治厕 " 工作开展以来,羊昌镇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多元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全面提升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范围,解决影响乡村振兴的短板。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工作,发动镇、村干部职工力量,以部门包村、干部包组方式对全镇 3400 户厕所进行摸排,建立细化台账,切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羊昌镇充分引导农民改厕,科学安排建设时序,909 户的 " 一厕一策 " 方案已制定,将在今年 7 月底前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目标,清零旱厕户和无厕户;一体化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邀请第三方公司入驻羊昌,对农村化粪池、排污管道建设进行科学指导,做到排污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

在羊昌镇甲岗村,农村 " 治房 " 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一座座白墙灰瓦的农房错落有致,在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显得恬静而富有韵味,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广场上休闲健身,尽享美好乡村生活 ……

" 我们探索将农房风貌纳入村庄规划进行管控,对 3 个村民小组房屋实施立面改造,以保持乡土味道、贴近村民需求为原则,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采取‘一户一院一设计’的方式,重塑乡村个性特色和乡土气息。" 甲岗村党支部书记周敬说。

在实施农房立面改造的同时,甲岗村对农家庭院进行改造升级,在留住乡土味道的基础上,突出房前屋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宜居农房的整体协调性,让家家户户都有菜园篱笆,实现一户一景观、一院一特色。目前,全村已完成 30 多户农房改造。

" 不仅仅是房子变漂亮了,以前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都是乱排,现在都装上了排污管道,通过管道排到污水处理池,环境越来越好。厕所也改成了水冲式卫生厕所,干净卫生。家里的垃圾我会分好类,投放到垃圾箱。村里大力倡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风气越来越好了。" 甲岗村村民罗新碧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乌当区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践行为民宗旨、厚植民生情怀,扎实推进 " 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 " 等 " 五治 " 工作,把民生实事真正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随着 " 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 " 的深入开展,一件件顺民意的实事办好办实,乌当区农村基础设施正稳步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生活日益美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为打造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注入强大力量。

优质教育资源更多惠及广大学生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4 月 13 日,贵阳市实验小学未来方舟分校的学生正在老师的组织下一边朗诵《少年中国说》,一边踏着整齐的步伐,朝着操场走去开展大课间活动。

贵阳市实验小学未来方舟分校坐落于云岩区水东路中天未来方舟 F10 组团,是云岩区新建校之一。学校于 2021 年 9 月建成投用,占地面积 32842 平方米,拥有 42 个教学班。

" 开校到现在,我们招的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共有 5 个班 228 名学生。" 贵阳市实验小学未来方舟分校校长赵佳介绍,学校建有个性化图书室、音乐厅、人工智能教室、少先队队室、科学教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小型报告厅等特色功能教室。后期还会建设书法教室、蜡染教室、厨艺教室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贵阳市实验小学未来方舟分校内,以党的光辉历程、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等为主题的宣传栏随处可见。" 除了利用墙面,我们还利用教学楼旁的空地建设劳动教育基地,让学生开展种植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观察能力。" 赵佳说。

据了解,中天未来方舟区域内,公办小学仅有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和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而且这两所学校距离 F 组团近 1000 米,难以满足 F 组团业主子女就近上学的需求。为此,云岩区结合实际,在未来方舟 F 组团规划建设贵阳市实验小学未来方舟分校,让 F 组团的业主子女在家门口就能读书,同时也减轻了芳草地国际学校和向阳实验小学的学位压力。

" 根据前期的摸底,F 组团的业主都很期待将自家的孩子送来就读,预计今年 9 月会有 600 余名学生入校就读。未来,随着学校的二期工程完工,将会有更多学生入校就读,我们也会秉承‘生态育人’的理念,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赵佳说。

一直以来,云岩区始终坚持加大公办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教育供给,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1 年,云岩区全力落实义务教育 " 双减 " 政策,清理整顿学科类培训机构 135 家;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 14 所,新增学位 5670 个;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达 12 所,居全省第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 90.8%、58.1%、91.5%;" 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 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 新国发 2 号文件提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县域高中建设。接下来,我们将抢抓机遇,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深入推进‘双减’,持续擦亮‘优学优教在云岩’品牌,实施义务教育‘公办强校’工程,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多惠及辖区群众。" 云岩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化服务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

4 月 7 日早上,家住白云区优品城邦小区的退休居民王芳秀收拾好服装和舞鞋,背着背包就出门了。每逢周二、周四,她都要去白云区文化馆参加 " 春之芳模特队 " 的走秀练习和舞蹈练习。

" 我从 2018 年退休,一退休就开始跟着模特队学习舞蹈。" 王芳秀笑着说,周边公共文化场馆很多,环境条件也很好,从区文化馆、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各级各层都有文化活动场所,每逢重要节假日还常常开展文艺演出活动。

白云区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 "15 分钟生活圈 " 公共文化普惠服务。" 泉湖街道综合文化站设置有图书室、书画室、儿童活动室等,每天都对辖区居民群众免费开放。我们书屋每周还会开展主题活动,特别是针对辖区青少年儿童、老年人等人群,举办科普讲座、手工培训、趣味活动等,不断满足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泉湖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王婷说。

近年来,白云区坚持文化惠民,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向社区一线延伸。依托 " 一圈两场三改 " 建设、为民办 " 十件实事 " 等,去年,白云区持续提升改造完善了 4 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 27 个村(居)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区基层文化设施。截至目前,白云区已建成区级文化馆、区级图书馆各 1 个,区文化馆分馆 12 个、区图书馆分馆 16 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 10 个,村(居)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89 个,初步形成了 " 区——乡镇(街道)——村(居)" 三级全覆盖的公共文化场馆服务体系。

白云区文化馆馆长唐红琳表示,新国发 2 号文件提出要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白云区将抢抓机遇,在 " 一圈两场三改 " 建设中,结合居民群众的需求,持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升级及文化惠民服务力度,针对今年白云区启动打造 7 个 "15 分钟生活圈 " 的具体实际,着力推动实施龚家寨街道综合文化站、泉湖街道南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拉营街道铁路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 29 个涉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改造项目。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彭刚刚 樊荣 梁婧 冉婷林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生鲜超市 贵阳 老旧小区改造 健身 沙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