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4-18
江苏小伙远赴“西陲第一乡”当扶贫专干:我是青年党员,就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晓艳 记者 王晓宇)巍巍天山舒长卷,万里昆仑写春秋。乌恰县吉根乡位于新疆最西端,是我国送走 " 最后一缕阳光 " 的地方,被称为 " 西陲第一乡 "。哈拉铁列克村是这里的一个抵边村,海拔近 3000 米,居住着 200 多户柯尔克孜族百姓。四月中旬的村庄还是一派初春的景象,宽大的道路两旁是崭新的扶贫商铺和一排排富民安居房,成群的牛羊在河道两边安逸悠闲地咀嚼着青草,老百姓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处处都是安详幸福的景象。

" 在这里工作,每天都充满着力量。" 村支书陈建发是江苏人,2019 年毕业于江苏海洋大学。大学毕业前,陈建发已经找到一份待遇好离家近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新疆克州正在内地高校招录毕业生,就动了心," 我是一名青年党员,接受组织的培养教育,就应该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我的肩膊扛起一份责任担当。"

△陈建发(前排右二)和当地牧民在一起

放弃高薪岗位远赴 " 西陲第一乡 "

" 对于我而言,来克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机遇,是对青春最好的实践。" 陈建发是江苏常州人,2019 年毕业于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

大学毕业前,陈建发已经找到了工作,单位是苏州一家专业对口企业,工资待遇高,环境好,离家也近。可毕业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新疆克州正在内地高校招录毕业生,就动了心。

离家万里远离父母,条件肯定没有苏州好。老师同学都劝他慎重考虑,可是入疆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再也抹不去。最终,陈建发毅然放弃了在高薪岗位远赴新疆。

" 决定到新疆,不是脑子一热的选择!这里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2019 年 8 月,300 多名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河南等地的大学毕业生通过选拔来到克州,陈建发也是其中的一员。在开往新疆的列车上,陈建发意外收获了爱情,结识了女友刘晶晶。一个家在常州,一个家在盐城,都是江苏毕业生,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见钟情,携起了手。

△陈建发和女友刘晶晶

在州委党校接受了三个月的培训,学习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语言,11 月,陈建发和女友刘晶晶等四人被分配到吉根乡,担任扶贫专干,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 我家是常州的,乌恰正好是常州对口援助县,在地图上看,两地相距 5100 公里。" 刚到新疆的一段时间,因为海拔高、语言有些障碍、生活饮食习惯不同,陈建发经常想念万里之外的家乡。父母时常鼓励他,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守到底。家人的支持和女友的陪伴,让他很快静下心来投入工作。

与其说是 " 献青春 " 不如说是 " 受教育 "

乌恰位于帕米尔北部、塔里木盆地西端,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区,三面环山,冬天严寒而漫长,夏天温凉短促,风沙大且多。这里的老百姓 70% 是柯尔克孜族。数百公里边境线上,除了人民子弟兵的值守,百姓们家家都有护边员,代代接力守边疆。淳朴好客的民风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着陈建发。

吉根乡柯尔克孜族老奶奶、" 人民楷模 " 布茹玛汗 · 毛勒朵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一直担任护边员。60 年来,她用双脚在海拔 4200 多米的冬古拉玛山口边境线上留下了 8 万公里的足迹。山脚下到处是她亲手刻下的 " 中国 " 石。陈建发和女友经常到家里看望布茹玛汗奶奶,听她讲 " 中国石 " 的故事。" 布茹玛汗奶奶把我们当自己的亲人一样,还说如果我们举办婚礼,一定要到她家里去,她要亲自操办。"

△陈建发看望布茹玛汗奶奶

受奶奶影响,陈建发和同志们一起积极筹措物资,为护边员送去冬衣冬被,忙前跑后改善护边员生活条件工作设施。乌恰县政府 2019 年在吉根乡建成了 " 护边光荣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晶晶主动申请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 奶奶把‘中国’两个字刻在石头上,也深深刻进了我们的心里。"

" 刚毕业什么也不懂,以为自己是来‘给予’的,一心想凭满腔热血奉献青春,但在这里工作越久,感动就越深,得到的精神层面的回报就越多,工作也慢慢变得脚踏实地了。" 在吉根乡工作的三年里,陈建发感觉自己变化最大的是 " 心态 "," 我接受了这么好的教育,一定要学以致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真真切切为这里的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过上更美好幸福的日子。"

养殖业是哈拉铁列克村的传统产业,但传统养殖规模小、品种单一、村民收益少。陈建发得知后,鼓励一批村民参加了克州畜牧兽医局举办的养殖技能培训,系统学习畜牧养殖技术。铁克塔什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夏木西旦 • 马麦提图尔汗学习后受益匪浅,想扩大生产经营,找到陈建发说了想法。陈建发与县派的驻村工作队帮夏木西旦顺利申请商业贷款 25 万元,积极协调引进 100 只杜泊尔羊。这个品种的羊繁殖期长,母羊的受胎率高,产羔率高,不受季节限制。陈建发还因地制宜帮助夏木西旦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扩建后的合作社总面积 3500 平方米,能够容纳 200 多头牦牛。2021 年夏木西旦家庭年收入达 28.36 万元,带动 5 名村民就业创收,为村集体年增收 1.1 万元。

每次到牧民家中,看到家里又多了几只牦牛、几只山羊,看病、上学多了保障,生活环境也改善了,陈建发内心的幸福感就会增加一分," 就像充电宝又满格一样的感觉。"

△陈建发为村民办事

党建文化引领为边疆百姓插上致富翅膀

2021 年 4 月,受上级委派,陈建发来到哈拉铁列克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从扶贫专干到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促发展,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陈建发感觉自己的责任更重了。

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经历,让陈建发工作起来多了一些助力和底气。他积极推进 " 一支部三中心 " 的党建工作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农村发展中心、维稳综治中心,借助网络新媒体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做实群众工作。

业余时间,他创办了 " 哈拉铁列克村党群服务中心 " 微信公众号,记录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情况,及时发布农牧民学习计划和惠民政策。他还考了个无人机 " 驾照 ",自费购置了航拍器等摄影摄像器材,国庆节为小朋友们策划录制唱红歌快闪 mv,记录热心村民普拉提常年免费接送牧民子女上下学的暖心故事,把工作组小伙伴们工作的场景、把乌恰美丽的自然风光拍摄制作成小视频,发布在抖音、视频号,不仅吸引了大学同学、学弟学妹的关注,就连身边的老乡牧民也纷纷点赞好评。

村干部古丽巴依热一提到陈建发就竖起了大拇指。古丽巴依热 2018 年参加村委会扶贫专项工作,在陈建发的带领和影响下,古丽巴依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妇联换届选举工作,还带领全村妇女组成巾帼护卫队,帮助孤寡老人、独居儿童、慰问弱势群体,很快成长为村两委的中坚力量。她和支部党员一起策划举办 " 建党 100 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 庆中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为能歌善舞的柯尔克孜族百姓搭起自己的文化大舞台,用悠扬的歌声和欢快的舞姿展现幸福生活带来的快乐。

△陈建发在当地牧民家中

在陈建发的带领下,哈拉铁列克村党支部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百姓的口碑,也为百姓致富插上了幸福的翅膀。

传统的柯尔克孜族百姓以游牧为主,住的是羊毛毡土坯房,在江苏省常州市的对口援助下,2019 年乌恰县正式脱贫摘帽,牧民们住上了相对集中的砖瓦房。村里临街的一排平房是商铺。陈建发引进政策扶持资金,鼓励老乡租铺面开店,这里先后开起了 " 老家百货商店 "" 满口甜饭店 "" 村电子商务中心 ",2021 年三家商铺给村集体经济带来 2.1 万元的收入。

" 今年租赁了这家商铺,2021 年收入 20000 元,日子越来越好了,生活也在不断改变。" 老家百货商店里零食、五金工具、服装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店主帕日扎提 · 阿布杜热合曼开心得合不拢嘴。

为探索产业发展新思路,开拓出农牧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陈建发与县派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一起,着力打造乡村振兴 " 一村一品 "。去年经过反复考察,他们争取到 9000 元企业赞助,在村里建成圈舍,养了 300 多只鹧鸪鸡。目前第一批已经销售了一半,不仅收回了 9000 元成本,还有几千元的利润," 我们准备将剩下的一半留作种鸡,扩大养殖规模,下一步再申报县里的‘一村一品’特色养殖产业项目 ",陈建发说," 先干给老百姓看,等有了稳定的收益,再带着老百姓干。"

通讯员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