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石洞镇大洪村引进贵州中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起猕猴桃产业,脱贫户任福荣学会修枝、栽培等技术后,在家门口成了一名产业工人。如今,任福荣不仅盖了新房子,还买了小轿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蒋刚住进了窗明几净、电器齐备的三居室新房。
……
黔中大地上,一家一户的脱贫故事汇聚成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画卷。贵阳贵安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人口 " 清零 ",现行标准下 17039 户 50186 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完成 12090 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助推省内 13 个贫困县 51 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为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贡献了省会力量。
2021 年 2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千年梦想,今朝圆梦。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贵阳贵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守初心、担使命,强攻坚、打硬仗,统筹 " 内 "" 外 " 两个战场,做好疫情、灾情 " 加试题 ",与天地自然斗争,与风险挑战拼搏,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全胜,书写了山乡巨变的历史画卷,开启了全面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践行省会担当
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贵阳篇章
"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这是一诺千金的庄严承诺。
贵州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牵挂贵州脱贫攻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贵州视察,对贵州工作作出系列指示、批示。
" 一切工作向脱贫攻坚发力,一切工作与脱贫攻坚融合,一切工作为脱贫攻坚服务。" 贵阳贵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战天斗地、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向绝对贫困发起进攻。
这是画好同心圆的合力攻坚。
" 人心齐,泰山移。" 贵阳分两轮向贫困村、低收入困难村和有脱贫攻坚任务的村派驻工作组 520 个、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共 2527 人,让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精准落地,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深入实施 " 千企帮千村 " 精准扶贫行动,共有帮扶企业 473 家,帮扶村 592 个,受益人口 89308 户 356191 人,投入资金 146662.1413 万元。
这是精准扶贫方略的科学指引。
贵阳贵安以 " 六个坚持 " 和 " 五个体系 " 建设为根本遵循,创新实施 " 共筑行动 ",实现有劳动力家庭 " 一户一人 " 以上就业,3009 户 12090 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改扩建、维修改造学校 593 所,累计发放各类学生资助资金 22.94 亿元,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912 个行政村卫生室和村医配备全部到位,基本医疗实现应保尽保、应资尽资,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6943 户,住房安全隐患保持动态清零;已建农村供水工程 3192 处,202.69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 贵阳贵安精准打好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 "3+1" 保障硬仗,写好民生 " 答卷 "。
从落实 " 六个精准 ",到实施 " 五个一批 "" 五聚焦 "" 八有攻坚 " 等系列攻坚打法;从积极推进就业扶贫、健康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到推进 " 五个专项治理 "…… 贵阳贵安立足实际,把握减贫规律,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这是彰显责任的省会担当。
作为省会,贵阳扛起政治责任、强化省会担当、发挥省会优势,从全省脱贫攻坚的大局出发,主动深入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最需要的地方,开展省内结对帮扶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18.33 亿元(其中财政帮扶资金 9.63 亿元),实施大产业带动、大市场带动、大就业带动、教育帮扶、医疗帮扶和干部互派 " 六大帮扶工程 ",实施各类帮扶项目 458 个,发挥贵阳大市场带动大扶贫的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帮扶长顺、望谟、罗甸、习水、印江、镇宁、麻江、普安、水城、剑河、天柱、纳雍、紫云等 13 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
在贵州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全国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伟大进程中,贵阳以实干实绩诠释了对党忠诚、践行了省会担当、书写了满意答卷。
巩固脱贫成果
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时指出,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动态监测帮扶,落实 " 四个不摘 " 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 " 两不愁三保障 " 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动态清零。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一周年之际,新国发 2 号文件出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赋予贵州新的战略定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
关怀,无比厚重;嘱托,句句入心;信心,更加坚定;前行,力量倍增。贵阳贵安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保持打脱贫攻坚战的劲头,严格落实 " 四个不摘 " 要求,做到政策不断档、监测不遗漏、力量不减弱、责任不松懈,有力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继续坚持扶上马再送一程。
" 我们驻村的初衷,就是帮助老百姓谋发展、办实事、解难题。" 花溪区久安乡打通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佘传金和队员们帮助村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种植质效,拓宽销售渠道,做大做强猴头菇、草莓和蔬菜 " 三色 " 产业,做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 " 带头人 "。
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 35 名厅级领导一对一联系 39 个村,117 个单位联系帮扶 111 个村。实施 " 万企兴万村 " 行动,动员首批 100 家企业与 100 个村一一结对,投入产业资金 1300 余万元,协调贷款 2300 余万元,解决就业 3800 余人次,促进农产品销售 3 亿余元。
加强监测预警帮扶防止返贫。
"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为我们购买了防贫保险,让我们家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修文县龙场街道居民关阿姨感激地说。2020 年 12 月底,关阿姨家被监测到因病致贫后,立即被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由市、县两级财政为其购买防贫保险。
贵阳贵安聚焦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 " 三类人员 ",打造 " 大数据 + 行业扶贫 + 专项扶贫 + 社会救助 + 防贫保 " 组合防贫模式,构建起 " 近贫临贫预警、致贫返贫即扶、脱贫持续巩固 " 帮扶机制,多管齐下筑牢 " 防贫堤坝 "。
补齐 "3+1" 保障突出问题短板。
" 现在家门口就有水龙头,用水方便多了。" 修文县六桶镇凉井村村民汤明才拧开水龙头,流水的声音和他的笑声一样不断,他和村里的 6700 余名村民一起,告别 " 望天水 ",吃上 " 放心水 "。
贵阳贵安聚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 "3+1" 保障突出问题查漏补缺,实现脱贫户无失学辍学,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和村医配备全部到位,医疗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危房动态清零,20 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率达 99.05%,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 我主要做打包工作,一个月工资 2600 元,加上加班费有 3000 元左右。" 开阳县紫兴街道东湖社区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搬迁居民李德菊说,她在小区旁的标准厂房里工作,在家门口就有班上,不用去外面打工,过上了新生活。
贵阳贵安围绕 " 五个体系 " 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 " 后半篇文章 ",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 户户见 ",引进企业入驻,建成产业项目,使搬迁劳动力就业率达 95.35%," 零就业 " 家庭动态清零,稳定的就业给搬迁群众带来了稳稳的幸福感。
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贵阳贵安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号角响彻山乡村寨。截至目前,贵阳贵安脱贫人口 16229 户、49649 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未发生一例新的返贫致贫,广大农村群众收入年年涨、生活节节高,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开启崭新征程
争当乡村振兴开新局的排头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 " 三农 " 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 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在启航 " 十四五 " 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贵州新目标新定位,为贵州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贵阳贵安采取多项举措,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了良好成绩——
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大力推广 " 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 组织方式,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4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提高到 75%,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30 万亩以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 147 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断提高。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 122.5 万亩、产值 107.6 亿元。
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建成 " 四好农村路 "2853 公里,683 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得到有效提升,20 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率、供电可靠率均达到 99%,6889 个 30 户以上自然村寨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80% 以上,建成人居环境示范村寨 241 个,有序推进 36 个 " 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 " 建设,5 个村获评 "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 2 万元台阶,2021 年达到 20565 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 2.13: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从挂牌成立贵州首家市级乡村振兴局——贵阳市乡村振兴局,到成立全省首家乡村振兴专业智库——贵阳贵安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从成立贵阳贵安乡村振兴公益发展基金管理中心,到成立贵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贵阳贵安形成了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 " 四梁八柱 "。
乡村振兴,必须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全面推行 " 四议两公开 "," 一村(居)一法律顾问 "、" 一站式 " 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站实现 912 个行政村全覆盖,乡(镇)综合文化中心(站)建成覆盖率 100%…… 贵阳贵安深化村民自治建设,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强化乡村德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 铸魂固本 ",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乡村振兴,改革是根本动力。贵阳贵安把改革作为 " 关键一招 ",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稳妥推进农村耕地、林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 " 四块地 " 改革,深化农村 " 三变 " 改革,不断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其中,息烽县作为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已建成息烽县农村产权综合运营中心,农村宅基地审批 " 一站式 " 管理服务窗口实现 11 个乡镇街道全覆盖。
乡村振兴,要让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推进 " 厕所革命 ";推进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 " 三水同治 ";整治婚丧陋习,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 …… 贵阳贵安扎实推进农村 " 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 " 工作,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 现在村里环境变好了,每家院坝修起围栏很美观,旱厕也改造成水冲式 ……" 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村民李政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
如今,贵阳贵安的乡村呈现出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持续提升、农村面貌持续改善的崭新格局。
启航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贵阳贵安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积极抢抓新国发 2 号文件重大机遇,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 " 四新 " 主攻 " 四化 ",坚持 " 四主四市 " 工作思路,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 " 三农 " 工作,围绕 " 六抓 "" 五治 " 等工作重点,朝着 " 奋力当好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排头兵 " 的目标加速奔跑。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成琼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