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命因水而生生不息。记者从 4 月 19 日召开的《甘肃省河流健康蓝皮书——甘肃省河流健康评价报告(2017 — 2021)》发布会上获悉,我省首次完成了全省主要河流健康评价,从总体结果来看,我省主要河流的健康状况良好。此次《甘肃省河流健康蓝皮书》的发布,从科学角度专业系统地分析了河湖健康状况,标志着我省河湖治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为今后建设美丽、幸福河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按照水利部的总体要求,根据甘肃省河长制办公室的统一安排部署,全省 14 个市州及兰州新区,开展了 170 多条河流的健康评价,已经通过验收并达到相关规范要求的有 107 份报告。河流健康调查与评价从水文水资源、河流物理形态、水质状况、水生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 5 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按照非常健康(或理想状况)、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 5 个等级,给出河流的综合健康状况。全省 107 条河流的健康评价报告结果显示:非常健康的河流 12 条,占评价河流的 11.2%;健康河流 64 条,占 59.8%;亚健康河流 29 条,占 27.1%;不健康的河流 2 条,占 1.9%。亚健康以上河流达到 71%,没有病态河流。本次评价涵盖了所有年径流量大于 1 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包括了 95% 以上的年径流量在 0.5 至 1 亿立方米之间的河流,总径流量超过了 520 亿立方米,评价河流总长度达到 10140 公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从总体结果来看,我省主要河流的健康状况良好。
我省是全国较早开展河流健康调查评价工作的省份之一。在 2015 年,就以渭河流域主要河流为典型,开始了河流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研究,初步建立了适合我省河流特点的调查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适合我省水情的评价方法,给出了 " 非常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病态 "5 个等级的判别标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依据研究成果,2017 年编制印发了《甘肃省河流健康调查与评价工作技术大纲》,指导全省开展河流健康调查与评价工作。五年来,省市县 3 级河长制办公室依据《甘肃省河流健康调查与评价工作技术大纲》,结合水利部发布的《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行业标准,共完成 195 条河流(湖库)的健康调查与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今后制定 " 一河一策 " 方案,实施河流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文 / 图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