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4-20
便血一个月,竟因直肠长3厘米肿瘤!专家无切口为患者拆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田为 曹玥 常泽文 熊寰 ZAKER 哈尔滨记者 刘菊

近日,48 岁的吴先生(化姓)因不明原因便血一个月,来到哈医大二院寻求治疗。经过全面检查,医生发现他距肛门 3 厘米处有一个直径 3 厘米的肿物,确诊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影像学分期 T3N+,属于不适合行保肛手术的位置和病期。

但吴先生始终无法接受 " 余生一辈子挂粪袋子 " 的情况,保肛意愿十分强烈。结合患者诉求,结直肠肿瘤 MDT 团队进行多学科会诊评估,决定先由放疗科于洪洋主任医师为其进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方案。经过了三个月的放化疗,肿物由 3 厘米已经变化为扁平化仅留下一个硬膜,实现了肿瘤退缩、病理降期的预期目标,为手术保肛赢得了更多的有效距离,满足了保肛手术条件。

结直肠肿瘤外科汤庆超主任医师介绍,因为新辅助放疗造成的组织水肿和纤维化,会使盆腔最低处的系膜裁剪和闭合吻合操作非常困难,保肛难度仍然很大。经过分析,团队决定采用适合进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外翻式无切口手术(NOSES-I 式)来挑战这一例放疗后低位直肠癌,即使用腹腔镜或机器人腹腔镜等手术设备平台完成腹腔内手术操作,经自然腔道取出手术标本,避免了常规微创手术所必须的腹壁取标本辅助切口。术后,吴先生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专家指出,据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居第四位,并且 2000-2016 年以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结直肠癌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在日常生活中,对于 40 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形状等改变)的人群、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以及 50 岁以上的人群等,都要定期进行体检和肠镜检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同时更应该注重防患于未然,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健康膳食,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等都是预防胃肠道疾病的有效方法。

哈医大二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汤庆超主任医师进行达芬奇机器人 NOSES 无切口超低位保肛手术

汤庆超主任医师带领机器人 NOSES 手术团队、麻醉团队、护理团队合影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陈云朋

相关标签

结直肠癌 机器人 便血 直肠癌 肥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