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4-20
怀孕6个月发现胎儿腹部长了“瘤” 出生第四天被拆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高领产妇刘女士(化名)成功备孕,为家庭带来了巨大喜悦。然而,2022 年年初,孕 24 周的刘女士产检却发现了胎儿腹部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包块。所幸,经评估可以继续妊娠。3 月 20 日,刘女士顺利生产,孩子出生第四天广医三院小儿外科专家合力为其手术,拆除 10 公分 " 畸胎瘤 "。4 月 19 日,出院两周的孩子回医院复查,生长发育良好,与同龄儿童无差别。

胎儿腹部拳头大小 " 包块 " 竟是罕见畸胎瘤

41 岁的刘女士产检发现了胎儿腹部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包块,且生长极快,当地医院无法处置。情急之下,刘女士和家人从老家来到广医三院小儿外科主任俞钢处就诊。

" 经检查,考虑胎儿患畸胎瘤。" 俞钢解释,畸胎瘤是一种常见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发病原因不清,可能与胚胎期生殖细胞异常分化的因素有关,畸胎瘤在胎儿上的发病率 1/4000 左右。畸胎瘤常见发生在卵巢上,此外还多见于骶尾部,纵隔、腹膜后、性腺部位。因为生殖细胞中含有人体外胚叶、中胚叶和内胚叶三种组织成分,所以瘤子里会有毛发、油脂、皮肤、牙齿、骨片等外胚叶组织,也可能含有中胚叶或内胚叶组织如肌肉、胃肠、甲状腺组织等。

" 由于是异常组织,长时间在体内有恶变的可能,如果肿瘤较大或存在恶变可能建议及时手术治疗。" 俞钢介绍,畸胎瘤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因此不易被发现,多在体检、孕检等行 B 超检查时被发现。随着肿瘤的增长,会出现腹部包块、压迫症状(尿频、便秘等)、月经紊乱等,严重的畸胎瘤可能会出现蒂扭转、瘤破裂、感染、恶变等并发症。

出生第四天高风险手术 小儿外科专家拆除 " 畸胎瘤 "

俞钢仔细评估了刘女士腹中胎儿腹部肿物的情况,可以继续妊娠。今年 3 月,刘女士孕 39 周了,来到广医三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待产。该院产科副主任贺芳主持开展多学科会诊,确定孕妇及新生儿具体诊疗方案。3 月 20 日,刘女士的孩子顺利出生,由于腹部肿物的影响,孩子出生后出现了明显的消化道梗阻症状,该院新生儿科主任吴繁及其团队当即进行救治,为孩子后续的手术做好准备。

" 宝宝出生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腹部异常隆起,比之前有所增大,为了不影响孩子后续发育,手术需要尽快进行。" 小儿外科主任张刚回忆道。

在宝宝出生的第四天,经得家属同意后,由小儿外科张刚主任主刀,为患儿实施 " 胰头部位肿瘤切除术 "。医生打开患儿的腹腔,可见一个直径达 10cm 的囊实性肿瘤,生长于胰头部位且压迫胰腺及十二指肠,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要剥离这个肿瘤给医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原本新生儿的血管就非常细,肿瘤还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稍有不慎可能就可能损伤门静脉、胰腺、十二指肠等重要结构,出现术中大出血、术后胰瘘、肠瘘而危及孩子生命。" 主刀医师张刚介绍。

在手术团队的细致操作下,不仅成功切除肿瘤,还完整保护了宝宝的胰腺和十二指肠。术后,宝宝恢复迅速,术后第三天就给与喂养,第七天母婴同室,目前已于 4 月 5 日康复出院。4 月 19 日,出院两周后,孩子回医院复查,生长发育良好,与同龄儿童无差别。

"尽早发现胎儿先天发育畸形,规范、定期产检很重要。" 张刚提醒,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胎儿先天性发育性畸形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此类患儿的一体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多学科团队的一体化管理可使得这些先天性畸形的患儿能得到及时的救治,避免了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同时对于急重症的患儿,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在极大的程度上提高患儿的生存率,能更好的调动医疗资源解决患儿的切实问题。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白恬

相关标签

胎儿 新生儿 妊娠 b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