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的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多维度凹凸棒石构筑功能新材料应用基础研究 " 通过验收。该项目针对制约甘肃凹凸棒石产业规模发展应用瓶颈问题,在基础研究方面获得了新认识,在高值化利用方面获得了新技术。
该项目着力解决甘肃混维凹凸棒石产业化进程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项目执行期间,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5 件;主持制定了凹凸棒石黏土分级及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1 件;与甘肃融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 5000 吨 / 年砖红色混维凹凸棒石黏土转白生产线。
甘肃凹凸棒石黏土是湖相沉积型矿物,矿物主要成分是凹凸棒石,还含有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伊蒙混层矿物等,属于典型的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同时类质同晶取代现象较为普遍,矿物大多呈现砖红色、灰色或土黄色等。由于伴生矿物相对复杂和色泽较深,制约了甘肃凹凸棒石产业的规模发展。该项目针对储量较大的砖红色混维凹凸棒石黏土,采用 " 以色致色 " 策略构筑了高性能铁红杂化颜料,发展了机械力化学绿色制备方法,揭示了杂化和呈色机理。该项目围绕砖红色混维凹凸棒石黏土,初步发展了 " 以色致色 - 酸蚀转白 - 功能材料构筑 - 酸蚀废液利用 - 生物炭复合材料 - 石英砂利用 " 综合利用体系,为全矿物资源利用提供了实际路径。
2018 年,为着力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融通创新,着力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更强动能,甘肃省科技厅启动了首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费资助强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相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丹
见习编辑丨宗成贤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