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内科隔离病房里,84 岁的苏婆婆躺在病床上,静静地看着窗外发呆。由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她脑子里好像有块橡皮擦,把记忆一点一点地抹去,但一提到孩子,她便露出笑容。
老人患有老年痴呆,因想念家人,错把医护当孩子
苏婆婆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在国外工作生活,一个女儿住在白云龙归,平时她和保姆居住在人和岗尾村。14 日凌晨,白云区人和镇开始实行分级分区管理,苏婆婆的家被划分为管控区,女儿本想赶来与母亲同住,却被告知不能进入。
17 日下午,苏婆婆因为 " 呕血 " 在侄子陪同下由 120 送至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后收入内科隔离病区," 她基础病较多,不但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还有合并脑梗死。入院时婆婆是嗜睡状态,不能对答,衣服上还可以看见黑色的呕吐物。" 主管医生廖柳表示,苏婆婆收入院后经过科室中西医结合救治,精神状态已逐渐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再出现消化道出血等情况,18 日晚上就能进食流质,但不太愿意配合治疗。
"19 日早上我查房时,苏婆婆已经能进行简单的对答,但由于老年痴呆病,她对着我叫她孩子的名字。那一刻我愣住了。" 疫情阻隔了团聚,但阻隔不了亲情的联系。廖柳弯下腰,轻轻拍了拍苏婆婆的手,问道:" 婆婆,想不想见见子女啊?" 婆婆瞥了她一眼,失落地说:" 哪里见得到。"
视频连线家人以缓解思念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在场的医护人员有点心酸,廖柳连忙安慰," 可以见到的,现在有了手机,很方便的!"
治病先要治心。为了让苏婆婆尽快消除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廖柳赶紧联系了家属,与婆婆几个子女建立微信群,希望通过微信视频让婆婆见一见自己的孩子们,对对话,也希望家属能劝婆婆好好听话配合医生的治疗。
由于三个孩子在国外,存在时差的问题,经权衡视频时间定在当晚 9 点。
" 妈,你要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快点好起来!" 听到孩子们熟悉的声音,苏婆婆不由得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像是努力把孩子们的脸庞刻入脑海里,而眼泪不止在眼眶里打转。
爱忘事的她,却清晰记得孩子名字
亲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当医护人员指着屏幕询问苏婆婆大儿子的名字时,平时爱忘事的她竟能清晰地说出名字来。在和孩子们结束视频聊天后,婆婆开心地和在场的医护人员连说了几声谢谢。
" 虽然苏婆婆的孩子不在身边,但大家都非常牵挂她,经常在微信里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而苏婆婆在我们的照料下,胃口比之前好了很多,没有再出现呕吐等情况。" 廖柳表示,真心地希望疫情尽快退散,每个人都能如愿见到想见的人!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住院病人原则上不留陪护人,为缓解患者不能见到家属的焦虑,也让家属及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建立了以人文关怀为目的的医患沟通机制,通过与家属互加微信,及时反映患者病情,有效地架起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桥梁。
" 现在我的微信通讯录里,患者家属比我亲朋好友的数量还多,不过这也是我们作为医者的一份担当。" 廖柳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潘玉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