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阳市 " 十四五 " 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
《规划》明确了我市 " 十四五 " 教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到 2025 年,建成符合贵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满足 700 万人口教育需求、服务 7000 亿 GDP 产出需要、助力 27% 首位度实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更加有作为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治理能力更加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协同育人体系更富质量,教育保障水平更加提升,教育支撑保障更加有力,形成高标准多样态、高水平多类别、高品质多元化的高质量教育发展新局面,建成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市、教育现代化治理创新城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先进城市、教育跨越式发展示范城市,为 2035 年建成省内领先、西部一流、全国知名、更加具有影响力的西部教育新高地,为高水平现代化教育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贵州(清镇)职教城一角。(资料图片)
具体目标包括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提升毛入园率达到 95% 以上;小学和初中毛入学率达 100%,义务教育九年巩固率达到 95% 以上,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 96% 以上,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享受公办教育待遇的比例不低于 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定在 95% 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70% 等。
《规划》提出构建 " 一主线两载体三支柱四结合 " 的大中小幼一体化 " 五育并举 " 立德树人工作体系。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强化课程开发和活动开展两个载体,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衔接,抓好国家、地方、校本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有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时代特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工作机制、师资队伍、教育阵地三个支柱建设,完善三全育人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以班主任为主体,音体美和心理健康教师协同,全体教师参与的全员育德师资队伍;积极开拓校内外资源,强化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等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将知识学习与实践感悟相结合、思政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教育行业与其他行业教育资源相结合,深化五育融合,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根据《规划》," 十四五 " 期间,我市将大力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全面提质发展、职业教育强基提质、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 85% 以上,示范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 55%;力争两个区(市、县)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国家验收;推动民办学校逐步过渡为审批地招生,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占比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省级示范或特色示范高中占全市普通高中的比例达到 44% 以上;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大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构建 " 中职-高职-本科 " 的融通培养体系;推动贵阳学院打造数字科技特色,达到升格大学的建设标准,新增一批 " 双一流 " 学科、学科群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立教师编制 " 周转池 ",按各学段生师比要求,根据学生数量增长情况,及时补充中小学教师编制,确保中小学教师编制全面达标。
《规划》还就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着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完善规划落实机制、建好新媒体宣传平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余杨智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