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新月 文 / 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在爬山之余,还有体力能顺便捡捡垃圾、清理山野何乐而不为呢?"4 月 22 日是世界地球日,热爱户外运动的徐州小伙刘强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 " 户外成绩 ",不是跑了多少公里,也不是晒运动时长,而是近一年来,他带着身边的朋友和网友们爬山捡垃圾的斤数。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截至 4 月 22 日,他带领 500 多位小伙伴,捡拾垃圾近 600 斤。" 既然做了,我就会继续认真地做下去。"
" 爬山之余,把垃圾捡走是举手之劳 "
90 后小伙刘强,在南京从事机械设计工作,业余爱好就是户外运动。" 我几乎走遍了南京大大小小的山,常规路线都熟悉。"2021 年,他参加了某户外品牌举办的 " 捡跑 " 活动,就是边跑步边捡垃圾。他觉得这个活动比单纯徒步有意义。" 我在爬山之余,还是有剩余体力的,那为何不带点垃圾下山呢?" 刘强把想法和几个常在一起爬山的朋友说了后,大家都很支持。
青龙山、老山、无想山、紫金山 …… 于是他们不定期组织爬山捡垃圾活动,也陆续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照片、视频。没想到,有不少人表示想加入他们。
" 山里的垃圾各式各样,比如矿泉水瓶、零食包装袋、自热饭盒、塑料袋、泡沫垫子 …… 它们有的被扔在荆棘丛林中,有的被塞在石头缝里,有的被挂在树枝上,捡起来还是相当费劲的。我们主要捡一些不可降解的垃圾,把它们从山里带走,再扔到有垃圾桶的地方。"
刘强说,希望大家在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乱扔在山里的垃圾带走,如果体力上不允许的话,那至少不要把垃圾随意丢在山里。
从没什么经验到捡垃圾装备齐全
2021 年 5 月 22 日,刘强和他的朋友一行九人去青龙山捡垃圾,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爬山捡垃圾活动。" 带了普通一次性垃圾袋,也没什么经验,就徒手捡。发现离山路较远的地方或者难以蹲下的地方,那里的垃圾基本用手捡不到。" 刘强说。
" 第一次捡垃圾还是挺开心的,还跟大家比谁捡的多。" 参与者佳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有次我们在山上捡垃圾时,看到一个小朋友在乱扔垃圾。他看到我们后似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又主动把垃圾捡起来放进我们的垃圾袋里。感觉我们好像树立了一个榜样。"
为了能 " 更专业 " 地捡拾垃圾,刘强和队员们陆续配了一些装备。" 用那种大的麻皮袋装垃圾,因为可循环使用,还买了垃圾夹,这样就能捡到更远地方的垃圾,也更方便。与此同时,我们的队伍也在扩大,有的队员是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我们的活动照片,就私信表示也想加入。"
去年夏天组织的无想山徒步捡垃圾活动,让刘强印象深刻。" 天气预报不太准,当天下起了雨。尽管我们被淋成了落汤鸡,但是把垃圾带下山,扔进垃圾桶时,还是很开心的。那一次走了 15km,捡垃圾在 40 斤左右。"
最小的队员是个小学生,也常碰到同路中人
捡垃圾队伍中,年纪最小的是一位八岁左右的小朋友磊磊,他是和妈妈一起参与的。佳佳也曾和磊磊一起捡过垃圾,她告诉记者:" 这个小学生捡垃圾很细心,有的垃圾被泥土覆盖着,只露出一个小角,他也会用力地把它们拽出来。"
磊磊妈妈说:" 我经常带他参与一些户外活动,爬山捡垃圾是保护自然的好事。没想到他做得挺有模有样,帮着捡了不少垃圾。"
刘强说自己最常去的山是老山,一是老山山路有挑战性,二是老山的垃圾确实不少。" 有一次爬到老山鹰咀山山顶,发现了不少垃圾,但是我们的垃圾袋基本已经装满了。就想着下次再专门来这里,把垃圾清理掉。结果后来再去的时候,发现那里的垃圾基本都被清理完了。" 刘强说," 当时在山顶刚好遇到一个准备离开的小哥,他也提着垃圾袋。交流后才知道,是这个小哥和他的几个朋友把垃圾清理走的。"
带队 500 多人捡垃圾近 600 斤,不轻松但很值得
刘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最近的一次捡垃圾活动是在 4 月 16 日。" 我们有三个小队去了不同的地方捡垃圾,分别是老山西、老山东和青龙山,总共捡了 100 多斤垃圾。参与的人多了之后,可以同时多组织几条捡垃圾路线,除了我,其他熟悉路线且有经验的队员也踊跃报名带队。"
" 一麻袋垃圾重量可能在四斤左右,因为有些垃圾是瓶瓶罐罐,装在一起难免体积较大。背着它们在山路上行走肯定会带来不便,所以其实一次最多也背不了多少。" 截至 4 月 22 日,刘强总共已带领 500 多人,走了大概 262.5km,累计捡拾垃圾 569 斤。
他也坦言:" 带队当然不如只和几个熟悉的朋友一起走来得轻松,我可能要注意队员是否掉队了,他们能否适应这个路线。为了以防万一,我也学习过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急救知识,每次组队捡垃圾还会带些应急药品。但是,看到有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唤醒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是一件很值得的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