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2-04-23
广州南沙本土作家带来科普读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记者从南沙区科协获悉,本土作家为市民分享自己撰写的《湾区古港》。

这本书兼具科技创新史和科技普及史。作者邱少梅,是广州市南沙区首位本土培养的中国作协会员。

该书以秦汉以来的时间为经线,以各个历史时期与广州港有关的重要历史、文化事件为纬线,梳理两千年来中外海上贸易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交流成果,是一部反映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港在时代变迁中勇于担当的书籍。

古港建设史,也是一部科技创新史。一座港口的建成,需要水深、航道、锚地、淤积、潮汐、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结合,每一个时期港口的变迁都有其历史和科技发展的必然性。

古港中外交流史,也是一部科技普及史。广州港是中国唯一一座历两千年没有中断的港口,其与海外交流的过程,把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撒播海外。

古港演变史,也是广州的城建发展史。港为城用,城为港兴,全球只有三个城市中心两千年不变,广州是其中一个,既保留了传统历史文物,又不失现代活力。

作者用历史的眼光、全球的视野肯定了我国古代的科技创新成就和科技普及成果。

有关负责人表示,古人创造了科技与科普的辉煌历史,新时期南沙科技人更应该坚定创新自信。要利用好大湾区的区域优势、政策倾斜、自由环境、创业条件,大胆探索,勇往直前,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累累硕果。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通讯员吴小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