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卫)4 月 25 日下午,中国足协在官网上接连发布三条公告,分别公布了中国足球三级职业联赛名单、升降级相关政策和年轻球员报名和上场规定。在公布的三级职业联赛共 56 支球队中,有 6 支球队来自江苏,仅次于有 8 支球队的山东排名第二,其中有 4 支中甲球队、2 支中乙球队。在新赛季相关政策方面,中超和中乙实行严格的 " 升 3 降 3" 政策,引发关注,U23 和 U21 政策向本土培养方向倾斜。
△中国足协标志
三级职业联赛共有六支江苏球队
在公布的三级职业联赛名单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中超。今年,中超扩军后有 18 支参赛队伍,分别是山东泰山、上海海港、广州队、长春亚泰、北京国安、深圳队、广州城队、河北队、上海申花、河南嵩山龙门、沧州雄狮、天津津门虎、重庆两江竞技、武汉长江、武汉三镇、梅州客家、浙江队和成都蓉城。无奈的是,中超刚刚扩军之后的这个赛季就遇到疫情,目前开赛时间和比赛地点都迟迟没有定下来。
相比较于中超,中甲的变动更大,贵州队因欠薪问题没有获得中国足协的准入,青岛队宣布退出。在递补增加两支球队之后,中甲也有 18 支球队,分别为大连人、南通支云、陕西长安竞技、黑龙江冰城、四川九牛、昆山队、南京城市、淄博蹴鞠、苏州东吴、江西北大门、北京北体大、辽宁沈阳城市、青岛海牛、石家庄功夫、广西平果、青岛青春岛、北京理工、新疆天山雪豹。
△南通支云在比赛中
中乙方面,在 U19 国家队加入之后,共有 20 支球队:上海嘉定汇龙、东莞莞联、无锡吴钩、延边龙鼎、湖北青年星、湖南湘涛、江西黑马、内蒙古草上飞、丹东腾跃、青岛红狮、济南兴洲、南通海门珂缔缘、泰安天贶、海南之星、武汉江城、泉州亚新、淄博齐盛、绍兴上虞翼龙、琴澳(珠海)队、U19 国家队。
作为中国三级职业联赛,这些球队奠定了中国职业足球的基石。从中可以看出,江苏共有 4 支中甲球队——南京城市、南通支云、苏州东吴和昆山队;中乙还有无锡吴钩、南通海门珂缔缘两支球队。从球队数量比重上来看,江苏仅次于 8 支球队的山东,多于 5 支球队的足球重镇广州,江苏职业足球未来可期。
中超中甲实行 " 升 3 降 3" 政策
与此同时,中国足协还公布了新赛季各级职业联赛的相关政策,其中的升降级政策在网上引发关注。政策规定,2022 赛季,中超联赛与中甲联赛执行 " 升 3 降 3" 政策,即:中超联赛第 16 名、第 17 名和第 18 名直接降入中甲联赛,中甲联赛第 1 名、第 2 名和第 3 名直接升入中超联赛。中甲联赛与中乙联赛同样执行 " 升 3 降 3" 政策,即:中甲联赛第 16 名、第 17 名、第 18 名直接降入中乙联赛,中乙联赛第 1 名、第 2 名和第 3 名直接升入中甲联赛。中乙联赛与中冠联赛执行 " 升 4 降 2" 政策,即:中乙联赛第 19 名和第 20 名直接降入中冠联赛,中冠联赛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第 4 名直接升入中乙联赛。
△中甲昆山队在比赛中
近几年因为疫情,各级职业联赛都是以赛会制形式进行封闭比赛,在升降级方面,规则也相对宽松,球队只要好好踢,基本不会降级。从新赛季的政策可以看出,各级职业联赛之间的升降级政策严了很多,在扩军之后," 升 3 降 3" 和 " 升 4 降 2" 都成为近年来升降级力度最大的政策,球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降级区的泥潭。在中国职业足球遭遇寒冬的当下,这样严格的政策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球迷对此表示不理解。
球员的转会政策也备受瞩目,本赛季不少球队都面临着经营困境和欠薪问题,基于此,中国足协规定各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新转入国内球员没有名额限制。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球员流通,让有资金、有实力的球队尽量多地揽入球员,让经营遇到困难的球队可以尽可能多地转出球员,让球队和球员都更好地 " 活下去 "。外援方面,新赛季中超联赛各俱乐部外籍球员最多同时报名 5 人,中甲联赛各俱乐部外籍球员最多同时报名 3 人,中超每场比赛同时上场最多 4 名外籍球员,中甲每场比赛最多同时上场 2 名外籍球员。
本土 U23 和 U21 球员更受重视
与往年一样,为了保证年轻球员的发展,中国职业联赛依然有 U23 政策。中国足协规定,2022 赛季中超中甲联赛无 U23 球员人数报名要求,但每场比赛应有 1 名 U23 球员始终在场上。
△朱辰杰是 U23 球员中的佼佼者
当然,U23 政策依然有减免政策,中超中甲俱乐部如有球员入选 U23 国家队,在球队备战集训、参赛及防疫隔离期间,相关俱乐部可不执行 U23 球员出场政策。今年还新增了一条,在 2021 年至 2022 年间如有曾经入选过 U23 国家男足且在 2022 赛季以租借或转会方式赴海外俱乐部效力的球员,经中国足协认定后,该俱乐部在此球员海外效力期间及归国后的防疫隔离期内,可不执行 U23 球员出场政策,这一政策是为鼓励俱乐部输送年轻球员留洋。
今年还对 U21 球员的报名进行了规定,中超中甲各俱乐部 35 人大名单中,应至少报名 3 名本俱乐部青训培养的 U21 球员。中乙俱乐部 35 人大名单中应至少报名 5 名 U21 球员和 5 名本区域球员,同时每场比赛应至少有 1 名 U21 球员始终在场上。可以看出,政策不仅更加向年轻球员倾斜,甚至更倾向于让俱乐部自主培养本土年轻球员。在中国男足国家队无缘卡塔尔世界杯后,中国足球将更依赖于 U23 甚至 U21 球员的成长,这就有赖于各俱乐部的扎实培养了。
(图片来源: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