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陈村当年的 " 臭水沟 " 如今变成了景观池。
编者按:
自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汕头全面落实 "1+1+9" 工作部署,深化推进 "1146" 工程,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重大项目投资显著提速,改革开放水平持续提高,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提质,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效,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五年发展可圈可点 ……
为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本报即日起推出 " 感恩奋进这五年 · 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 系列报道,全面展现这五年来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未来五年汕头发展的壮美蓝图。敬请垂注。
2016 年春天,作为省定贫困村的潮阳区金灶镇桥陈村给人留下了 " 蓬头垢面 " 的印象,当时的驻村工作队借力创文、新农村建设的东风,精准施策,让桥陈渐渐露出她美丽的容颜。2018 年 11 月 9 日,《汕头日报》头版一篇题为《党建引领,大力发展 " 红色产业 "》就报道了桥陈村坚持 " 红色领航 绿色发展 " 理念,打造红色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的新成效。
又是一年百花齐放的好季节!桥陈村已成为红色生态游的 " 网红村 "。放眼汕头,逾 1000 个村居早已变了模样 : 昔日 " 脏乱差 " 之处变身群众的公园广场、后花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往打卡;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借力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闯出了产业发展新天地,脱贫迈小康,奋力奔跑在振兴路上 …… 这一篇乡愁浓浓、活力迸发、前景诱人的春天故事令人向往。
环境大变样 景美人欢
春暖花开,漫步桥陈村,一幅富有乡愁的乡村图呈现在眼前:宽阔整洁的村道,水清景美的湿地公园,红艳艳的串红柳、角花怒放,田间地头村民春耕劳作的身影。
然而,当年工作队刚入驻时见到的却是村道破损泥泞、垃圾随意堆放、河道淤泥杂物堵塞变成 " 死水 " 的模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林雄清晰地记得,2016 年 4 月底,他作为驻桥陈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入驻以后,制定了 " 两帮扶一建设 " 的工作措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新农村建设同步开展。在 2017 年 6 月,林雄兑现了之前承诺村民穿皮鞋到田间干活的诺言:全村 5.5 公里的村道机耕路全部硬底化。2018 年底,进村路从原来的宽 3.5 米拓宽到了 7 米。
" 村里变化太大了!这离不开帮扶单位和工作队的倾心帮扶。" 桥陈村党支部书记陈瑞雄告诉记者,工作队来了之后,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和村党员干部啃下了一块块 " 硬骨头 ",清垃圾、拆违建、修村道、建公厕,完成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建设,治出了好环境,打牢了好基础。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不断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 " 四小园 " 建设专项行动,因地制宜打造乡村连线连片乡村风貌带,乡村建设 " 提档升级 ",涌现出沟南社区、旦家园社区、东陇社区、菊池村、桥陈村、东华村、吴平寨村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我市把 " 全市 872 个村(涉农社区)建设成为干净整洁村,改善全市 437.2 万农村群众人居环境 ",列为 2021 年全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通过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推进农村 " 三清三拆三整治 ",全市 1156 个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美丽宜居村比例已达 53%。
产业动能足 脱贫奔康
红色是桥陈最亮的底色,小北山革命纪念馆、红色长廊、母子榕红色公园、红色渡口等串起一道红色风景线,诉说着 " 小北山武工队 " 为新中国而奋战的红色故事,让每一位参观者接受革命教育。而这红色印记早已刻在桥陈人心上,激励着他们奋发向前。
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帮扶一线的林雄深知,要斩断 " 穷根 ",关键要有强有力的党组织。为此,林雄创新 " 党建 + 扶贫 " 帮扶模式,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引导党员亮身份、亮承诺,讲好红色故事 …… 工作队以桥陈村被列为省第一批 " 红色村 " 党建示范工程为契机,以抓党建促脱贫,大力发展红色休闲旅游经济,打造 " 红 + 绿 " 农业生态旅游区。百香果园、农民合作社、农家乐、万只蛋鸡场等一个个极具 " 造血 " 功能的扶贫项目也陆续在桥陈落地开花,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康。
村口旁一条清澈的小河杨柳依依,一整排古典雅致的民宿引人注目。这就是驻村工作队争取碧桂园集团支持的老寨改建一期工程,24 间民宿已建成投入运营,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
" 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这几年我们一家参与产业扶贫,享受分红、医保、助学金等福利,生活才大有好转,两个孙儿都上小学了。" 脱贫户陈耀丰由衷道。
从 " 战贫 " 到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桥陈村蹚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近年来,我市以建设省、市级现代产业园为 " 龙头 ",大力发展 "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延伸富民兴村产业链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新业态新动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彰显了汕头脱贫攻坚成效 : 全市 2.7 万户 9.3 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37 个省定贫困村脱贫出列并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9010 元,99.9% 的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
前景很诱人 兴村富民
进入乡村振兴新征程,乡村的故事更为扣人心弦、精彩纷呈。我市聚焦难点精准发力,注重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并行,在做到村村有景的同时,大力发展村村有业,以农旅、文旅引领村庄经济发展,努力将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陈瑞雄高兴地说,2020 年,桥陈村 36 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一村一品 " 项目落地了,特别是引进了汕头市吉之旅旅游有限公司实施 " 桥陈湿地旅游村 " 项目,每年可增加 30 万元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桥陈村 " 一村一品 " 项目大棚内,阳光玫瑰葡萄长势喜人。" 这里种植有阳光玫瑰葡萄 16 亩,现在正处于葡萄开花保果阶段,预计 7 月初就能收获了。" 潮阳区天嘉水果专业合作社经理黄志力告诉记者,合作社通过回租村集体土地,为村民增加了租金收入,并招收本地及周边的村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
金灶镇人才驿站在桥陈设立,加快打造红色侨村精品线路,乡村振兴帮扶车间将于本月动工 …… 深圳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王国富告诉记者,入驻桥陈后,他们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推进以桥陈红色旅游为主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建设等各项工作,深入探索桥陈村 " 红+绿 " 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当前,我市强化现有帮扶政策衔接,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组团、结对帮扶工作,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加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初见成效。
来源:汕头日报记者 刘文钊 摄影报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