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反复、防控形势复杂,写在了无锡人 2022 开局首季的日历本上。
努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无锡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大力度助企纾困推动经济稳定健康运行的若干政策措施》《" 齐心抗疫 " 稳企惠民纾困补充政策》等政策,政企合力,共渡难关。
4 月 26 日,市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无锡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从主要指标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0.5%,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12.8%。
迎难而上、开局平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概括出无锡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结 构
产出端稳复苏,实体经济发挥 " 压舱石 " 作用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236.97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 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8.93 亿元,同比下降 7.1%;第二产业增加值 1502.33 亿元,同比增长 4.8%;第三产业增加值 1715.71 亿元,同比增长 3.1%。
从三产结构来看,农业供给有所放缓,工业生产平稳支撑,服务业运行则是稳中偏紧。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6.04 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同比下降 6.2%。
今年以来,长三角周边城市疫情呈现多点爆发,对消费市场造成直接影响,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0.5%,18 种主要限上批零业商品大类中有 12 类处于正增长,增长面 66.7%。金融运行稳定向好,3 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10.6%,高于同期两年平均增速(8.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4.2%,高于同期两年 13.4% 的平均增速,存贷比为 81.6%、高于上年同期 2.6 个百分点。
制造业为鲜明底色的无锡,以实体经济的强韧托起城市的万亿能级。一季度全市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继续发挥着经济 " 压舱石 " 的作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4%,其中重点行业支撑稳定:增加值前十的行业中,6 个实现正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三个行业增长超过 10%,增长贡献率合计超 80%。
龙头企业表现亮眼。1-3 月份,全市前 100 位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产值同比增长 13.6%,高于全市平均 2 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达 38.4%,较前两个月提高了 0.2 个百分点;这 100 家企业中,有 66 家增速快于全市平均,净增产值超 10 亿元的企业有 13 家。
3 月初,先导智能再获批量订单,与客户签订了 200 台 + 台叠片设备合作协议。叠片工艺,是锂电池制造的重要一环,专注于锂电池高端装备制造的先导在行业发展早期,就以前瞻性的视野布局叠片工艺开发,储备了丰富的装备研发和制造经验,至今累计市场占有率超过 50%。作为国产高端装备智造的龙头,先导智能始终专注于智能制造,聚焦于新能源产业核心,布局锂电池、光伏、3C、汽车、氢能、智能物流、激光等多个业务领域。
投 资
投入端稳增长,到位外资实现较大增长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1%,其中基建投资加速上行、同比增长 45.0%,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4.8 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是经济赢得未来发展的先手棋。在签约百日后,吉利高性能电驱项目 4 月 19 日正式开工。紧跟世界电动车市场的高速发展需求,吉利以无锡为基地开发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电驱动产品,根据规划,将实现 60 万台套新能源乘用车动力总成的产能,助力吉利控股集团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继续抢占先机、占据高地。
截至 3 月底,全市总投资 5 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滚动累计 134 个,较去年同期增加 7 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 2 个,50-100 亿元项目 9 个,今年计划投资 381.4 亿元,已完成投资 127.7 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 33.5%。1-3 月,总投资 5 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累计 26 个上报竣工,较去年同期多了 21 个。
外资项目在首季的表现较为突出。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市外资近年来持续低位增长,今年各大项目努力争取,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锁定在 12.91 亿美元,规模位列全省第三,同比增长 42.1%,高于 2021 年末的 5.1%,也高于 2021 年两年平均增速,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 32.3%。相关人士认为,这表明持续增长后劲较足。
外资的扩量提质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 4.5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 8.4 亿美元,增长 84.5%;从资金来源地看,全市实际使用外资主要来于香港地区、离岸金融中心、美国、新加坡、台湾地区等。其中,香港地区占比高达 74.8%,表明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国家战略的深融已现初步成效;从项目结构看,实际到资 1000 万美元以上项目达到 28 个,占全市比重 93.8%。
动 能
数字赋能引领转型,高质量发展有韧性
在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发展为主的产业升级转型中,全市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在一季度的平稳开局中光芒闪现。
积极变化一:数字赋能引领转型新路。
数字经济相关产品产量持续增长。集成电路圆片、电子计算机整机、微型计算机设备等数字产品产量一季度分别增长 10.2%、17.0%、17.6%。信息服务业规模保持快增。1 — 2 月,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 14.9%,其中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同比分别增长 81.5%、65.3%、30.5%。数字产业相关项目投入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互联网相关服务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远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无锡是制造业大市,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两万亿新台阶。着眼未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 " 选择题 ",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 " 必修课 "。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时代,2022 年,我市将为 3000 家以上企业实施免费数字化诊断,推进 1000 家以上企业升级改造,打造 1000 个智能制造标杆。目标是到 2024 年,实现全市规上企业 " 智改数转 " 全覆盖。
积极变化二: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
一季度,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 41.5%、21%,比上年提高 1.6、0.4 个百分点,同比分别增长 13.0%、14.8%。
新产业投资稳步恢复。一季度,全市智能制造业、物联网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16.1%、7.8%、6.8% 和 6.5%。
深入落实 " 戴牢口罩抓发展 " 的总要求,我市充分发挥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的作用,着力打通影响生产环节的 " 堵点 "" 断点 ",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发挥重大产业项目服务保障专班的作用,盯牢项目强后劲,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跟踪推进机制;建立地标产业、优势产业、未来产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 " 一链一策一措施 ",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力度,深化与产业链头部企业合作,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变化三:" 双碳 " 战略有序推进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
随着 " 碳达峰、碳中和 " 战略落地,低碳产业发展进入加速阶段,新能源相关产业飞速发展。
一季度,全市规上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34.2%,比上月加快 14.0 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14.9%,比上月加快 11.1 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较大。公安部门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 1.53 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 22.3%,比上年同期增加 1.03 万辆,增长 205%,呈高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销售实现倍增。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零售额为 15.54 亿元,同比增长 3.5 倍,保持高位增长。
来源:无锡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