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青山油绿之间,大发渠正在山崖之上蜿蜒。
△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大发渠。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刚 摄
时光回到 1994 年,草王坝的山崖上。
黄大发正带领着 300 多名干部群众喊着号子、一锤一锄凿出一条水渠,誓要改变这里 " 滴水贵如油 " 的干涸模样。
如今,立于清渠之上而眺望远山。
这条长千米、越三山的 " 天渠 " 为草王坝引来了纯净的溪水,也引来了过日子与丰收的希望。
△黄大发与大发渠。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刚 摄
黄大发凭愚公之志,在绝壁上凿出一条 " 生命渠 ",硬生生闯出一条新路。
前途茫然未知,步履维艰。但从你跨出第一步,就注定未来因此而不凡——
△高速公路从黄大发家的老屋上凌空而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捷 摄
五年来,干字为要,我们一步天地宽。
贵州大力实施建设补齐民生事业短板,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标签,树立了脱贫攻坚的 " 省级样板 "。
△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
五年来,抢字为先,我们一步通天堑。
1527 公里高速铁路、8000 公里高速公路串珠成线," 一干十支 " 空中大动脉带着贵州迈入飞速交通时代,铺平千山万壑干出了一个 " 高速平原 "。
△穿行在花海间的沪昆高速公路。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供图
五年来,闯字当头,我们一步向未来。
大数据从无到有," 中国数谷 " 冉冉升起,西部陆海新通道 " 疏经通脉 " 令我们跨越江海。
△随着一趟趟中欧班列,贵州的正安吉他、轮胎、茶叶等商品被输送到了海外,呈现在世界的展台。图为贵州都拉营物流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国锋 摄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黔山大地,路在脚下,敢闯贵州正坚实迈出每一步。
贵州人,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