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4-28
健康 | 省医“首届儿童健康日”:疫情期间,怎样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古语云:"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健康育儿却并不是简单的事,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的各种健康问题而忧心忡忡。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会有很多健康问题让父母忧心。疫情没有结束,宅家时间增多,孩子也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多学科专家线上义诊将于 4 月 29 日 9:00-17:30 在医院互联网医院举办,家长可就孩子的诸多问题通过图文咨询各学科专家。

避免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孩子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

" 疫情期间,因为大人、小朋友们都减少出门,孩子的身体健康、营养、生长发育等,都面临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杨敏表示,不同于父辈的追求温饱问题的年代,这一代的孩子,虽然生活水平质量提高,但是却存在一些营养问题,比如营养不良、超重或肥胖等。

如今还会有营养不良?是的。杨敏指出,挑食的小朋友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这主要和摄入的能量和蛋白质少有关,其主要特征是身体消瘦、体重比较低以及生长速度慢。另外,儿童发育不良也跟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关,如吃的肉类、蛋类和奶类比较少。这种情况下应及时纠正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每天应提供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鱼肉、瘦肉、奶类和蛋类及豆类等。

" 疫情期间,家长们给孩子的蛋白质摄入可稍增加一点,平常孩子每日摄取的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 10%-15%,疫情期间可增加到 15%-20%。" 杨敏称,还要每天多吃膳食纤维,水果、蔬菜必不可少,一方面可以提供正常的能量,还可以促进排便。她指出,疫情期间活动量减少,如果饮食过于单一,膳食纤维不足,孩子会面临便秘问题,继而影响食欲。" 一日三餐要规律,避免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腹胀、腹泻、恶心、腹痛等的消化道症状。"

同时,对于食欲不佳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尽可能地花心思把食物制作得好看一点,勾起宝宝的食欲。另外,家长应自觉树立好榜样,不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喜爱或者厌恶,应该告诉孩子均衡饮食的好处,比如可以帮助长高。研究表明,孩子身高,60%-70% 由遗传因素决定,30%-40% 可靠后天努力。

若儿童超重或肥胖,建议家长应在疫情允许的情况下,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或者鼓励孩子居家锻炼;同时应该控制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和五谷杂粮;同时改变烹调方式,采取蒸煮炖或凉拌的方式来烹调食物,尽可能地减少油炸和油煎。

总的来说,膳食和营养方面,杨敏建议要注意合理的膳食营养,丰富饮食的种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都不能少,它们对身体机能和免疫力的形成都有很大作用。

孩子早餐该怎么吃?比较容易消化偏清淡一点的食物,而且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要有。她强调,碳水化合物维持血糖,是早餐必不可少的。

" 疫情期间不便就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广东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进行问询,还可以线上参加我们的线上义诊。"

儿童肥胖影响大,身高、体重要多关注

儿童肥胖同时容易导致性早熟的发生,对孩子的最终身高造成影响。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孙跃玉指出,疫情居家时间增多,门诊发现肥胖的孩子呈增长趋势。能量摄入太多,同时消耗得比较少,多余能量转化成脂肪堆积,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儿童肥胖可增加患 2 型糖尿病、脂肪肝及 " 三高 ",呼吸系统、心脏疾病的风险,还有可能导致性早熟。

" 不要等到孩子已经属于肥胖了才就医,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到门诊进行保健咨询,与医生商讨孩子体重管理计划。" 孙跃玉称,例如计划体重一个月、一年体重大概涨多少、身高长多少,如果没达到目标或超标了,又要怎么调整。

科学研究表明: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长高的关键因素,其中营养状态是影响其分泌的其中一个因素之一。正常发育的儿童,通过后天营养指导、睡眠指导、运动指导、心情指导、疾病预防等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可以促进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改善身高。

但是同时需要提醒家长注意,如果是因内分泌异常等疾病所导致的身高落后,通过日常生活的干预是不太可能帮助身高达到正常值的,如果此时家长选择盲目地等待,很容易错过孩子最佳的长高时期,甚至导致孩子终身矮小,并且诱发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已经十七八岁个子还是很矮才来就医,那时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根据研究显示,90% 的矮小儿童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成年后面临生活、就业、交际、婚恋等沉重压力。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家长观察到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一、班级上,这 2-3 年总是坐在最前排或者最后排;

二、排队做操时,按身高,总是排在前 1-2 名或最后 1-2 名;

三、裤子穿了一年又一年,2-3 年都不需要买新裤子;

四、每年的生长速度达不到以下水平:

1.3 岁以下:<7cm/ 年

2.3 岁到青春期前:<5cm/ 年

3. 青春期:<6cm/ 年(女孩乳房发育,男孩睾丸增大标志青春期开始)

五、父母身高都比较矮,父亲<160cm,母亲<150cm,或接近这个数值;

六、女孩还不到 8 岁就出现了乳房发育,不到 10 岁就出现月经初潮;

七、身材特别肥胖或消瘦的孩子。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张蓝溪 靳婷

" 省医首届儿童健康日 " 儿科多学科专家线上义诊

时间:2022 年 4 月 29 日(周五)9:00-17:30

参与方式:1. 当天扫码进入 " 广东省人民医院 5G 互联网医院 ";2. 点击 " 义诊活动 " 入口进入;3. 选择计划咨询的专家,点击 " 图文义诊(免费)",完善资料;4. 点击 " 提交 ",等待回复。

线上义诊专家团队:

●杨敏 儿科行政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儿科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特长: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30 年。对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病,急慢性腹泻,急慢性胰腺炎,便秘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食物过敏及过敏性消化道疾病,难治性食管狭窄,营养不良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擅长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包括婴儿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儿童食管狭窄、贲门失弛缓症、幽门狭窄以及十二指肠狭窄等。

●卢奕云 儿科副主任,教学主任,主任医师,公共卫生学硕士

专业特长: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发热、咳嗽、腹泻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于小儿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等的诊治。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根据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选择治疗方案,实行病人的正规管理和随诊,取得显著的成效。

●郭予雄 儿科副主任兼 PICU 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 20 余年,熟练掌握小儿急救及危重病救治,擅长神经急危重症(惊厥、昏迷、脑炎、脑创伤等)规范化诊疗及严重脑损伤多模态评估及处理。

●陈永新 普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特长:特别擅长于支气管哮喘、小儿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各种肺炎、气管支气管炎和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呼吸系统少见病的诊治。对儿科疑难杂症有较好的诊治心得。

●刘玉梅 新生儿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 20 年,擅长新生儿心血管、呼吸疾病及危重症的诊疗及管理,在极低 /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管理及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的管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王一飞 新生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特长:长期从事早产儿随访工作,擅长早产儿和婴幼儿的综合管理和长期生长发育评估、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精细管理、新生儿及小儿常见病管理、先天性心脏病管理。定期更新国外医学最新进展,根据循证医学证据辨证施治。熟练掌握各种有创和无创呼吸支持设备、纤维支气管镜、血流动力学监测等高级呼吸和循环生命支持。

●郑贵浪 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

专业特长:从事儿科工作近 20 年,熟悉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如儿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常见疾病;对儿童危急重症的救治有一定的救治经验。

●孙跃玉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专业特长:从事儿科临床 20 余年,熟悉各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以及各种危急重症的救治,尤其擅长儿童生长发育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病相关疾病的诊治(如甲状腺,矮小症,性早熟、青春发育,遗传代谢相关疾病等)。

●曾小璐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特长:从事儿内科及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28 年。开展儿童自闭症谱系疾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异常、智力发育障碍的诊断、评估、康复工作,同时兼顾其他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电生理诊断临床实践。

相关标签

纤维 肥胖 规律 育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