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1 日至 28 日,兰州海关所属酒泉海关对张掖、酒泉两市外繁制种基地开展首次田间病虫害调查,成立由相关业务专家组成的调查组,通过为期 8 天的田间调查,强化进境种苗后续监管,严防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外繁制种面积达 7 万多亩,每年有大量国外原种进境,在该地区繁育成熟后再次出口。开展田间病虫害调查,是及时发现有害生物,将有害生物扼杀在 " 萌芽状态 " 的重要手段。每年外繁种子生长周期,酒泉海关分别在育苗期、生长期先后开展 2-3 次田间病虫害调查,及时掌握进境种苗生长情况,保障国门生物安全。
此次田间调查,调查组在酒泉市和张掖市范围内,对 30 余家外繁制种企业的茄科类作物苗期生长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同时,该关主动为企业 " 送政策上门 ",及时向外繁制种企业解读境外种子检疫新规,指导企业及时掌握相关政策信息,做好针对性应对工作,顺利完成春耕工作。
外繁制种产业,是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兰州海关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强化监管,强化进境种子口岸检疫及种子生长期后续监管,筑牢国门生物安全屏障。同时,该关持续优化服务,加强技术指导,支持外繁制种扩大出口,带动产业发展壮大。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出口种子达 1.9 亿元,同比增长 48.1%,品种主要有蔬菜、瓜类、花卉、油料、玉米等 5 大类,出口市场拓展至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蒋凌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