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 没有蛋糕可以用西瓜代替,没有蜡烛可以用棉签代替,没有打火机,煤气炉有火。" 出生在双医家庭的小宁,手里捧着特别的 10 岁 " 生日蛋糕 ",跟妈妈分享着此刻的心情。看着照片里懂事的女儿,母亲温晓荣泪目了。
温晓荣是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的治未病科医生,丈夫沈海锋是该院的急诊科医生,家里还有一个 5 岁小儿子。3 月下旬以来,广州疫情反复,4 月底,人和镇再次纳入管控区,温晓荣的工作单位二度成为白云区管、封控区定点救治医院,无论是科室医疗救治工作,还是核酸采样等参与工作,两夫妻都义无反顾有响必应。
4 月 29 日凌晨,温晓荣看到医院工作群发出驻点支援人和高增村的紧急集结令,并且要求当天早上 8 点 15 分完成集结。" 我一想到科里两位同事刚结束支援白云湖街的任务,大家都有家庭,抗疫工作理应共同担当,况且现在人和镇的学生都转入线上教学,家里大女儿即将十岁,个人动手生活能力相对比较强,相信她一个人在家可以处理好生活和线上学习。而 5 岁的儿子就托付给住在家附近的爷爷奶奶照顾。" 在跟丈夫简单沟通商量后,温晓荣便报名了。
" 妈妈不要走!"" 弟弟,妈妈很快就回来了,不哭。"29 日一早,温晓荣拖着行李箱跟两个孩子作了简单的道别,弟弟的哭闹倒是意料之中,而姐姐的坚强和担当却让她意外。
早上 9 点 15 分,40 名医护组成的核酸支援医疗队到达人和高增村村委。由于高增村刚被纳入封控区,各项工作有待梳理,身为队长的温晓荣,马上主动跟村委联系,与队友分工协作开展酒店房间分配、物资整理、人员分组、任务对接、流程梳理等一系列工作。不知不觉忙到凌晨十二点,又接到次日清晨六点多要开展上门入户采核酸的任务。" 第一天驻点的夜里我失眠了,一方面忙于思考第二天的工作如何高效开展,另一方面想着女儿明天就生日,一早交代给丈夫买蛋糕的任务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完成。"
" 知道女儿 30 号生日,我早早就申请了休息,谁料科室人员有变动,那天一早就通知我上班,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多才下班。" 受疫情影响,人和镇暂停了外卖配送服务,沈海锋灵机一动,在冰箱里拿出半个西瓜,再找出棉签当作蜡烛往上一插,一个特别的蛋糕就制作完成了。" 看到这个新鲜‘出炉’的‘蛋糕’,女儿迫不及待就要点‘蜡烛’和许愿,还马上在微信跟妈妈分享此刻的喜悦。" 沈海锋介绍。
温晓荣由于 30 日当天采样任务繁重,一直忙到晚上 9 点半才有空看微信。当看到照片里女儿捧着由西瓜和棉签做成的 " 蛋糕 ",还笑得那么开心,她忍不住泪目了。
" 在抗疫任务面前,我觉得对孩子是有亏欠的,值得庆幸的是,女儿性格开朗,无论对什么事情都很积极阳光,在这波疫情中,让我突然觉得她长大了。生日当天,她还在家自己煮饭,照顾弟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潘玉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