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正在成为中国创新的隐形利器。
中国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 36 岁,其中在航天领域耕耘最长的有近 10 年,最短的也有 6 年。" 很多人毕业可以选择去互联网公司、外企,最后仍选择从事航天工作,因为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航天。" 其中一位年轻 " 北斗人 " 说道。
OPPO 闪充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 31.7 岁。历经 11 年闪充技术研发,他们改变了 2 亿 + 用户的充电习惯。" 你喜欢这一行吗?" 闪充首席科学家张加亮经常被人这样问道。他说:" 真正的热爱做不了假。"
科兴 " 克冠行动 " 工作团队,由 52 名青年员工组成,其中 35 岁以下青年 45 人,占比 86.5%。抗疫期间,他们开展新冠疫苗研发和生产工作。为了全力保证疫苗的安全性,严卡每一道程序,仅在疫苗有效性评价上就开展实验 20 万次以上。他们夜以继日地研究和实验,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抗疫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些坐在科技「板凳」上的青年们,他们更加多元、活泼、有趣,他们对科技有热爱有信仰,坚信长期主义,敢于挑战科技 " 无人区 "。对他们来说科研创新本就是一件更酷更有趣的事。
" 冷板凳 " 精神内涵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丰富,这是「新时代的板凳精神」。
机构、企业,正在打造更多创新模式为有志于坐科技「板凳」的青年助力。基于与企业互补的产学研创新模式,已逐步成为企业的 " 外脑 "。其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新形式。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共设立 497 个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成千上万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成为了中国科研青年学以致用的创新舞台。基于长期主义研发理念,OPPO 成功构建了以 " 工程技术组织 + 先行研究组织 + 基础技术组织 " 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研发团队超过万人,全球建立 6 大研究所,5 大研发中心,致力于「夯实研发基础,打造工程师乐园」。
作为先行研究组织的 OPPO 研究院是 OPPO 的 " 特战部队 ",其专注于未来 3 年到 5 年的科学技术,在这个团队中,科研青年可以拥有更加自由的时间,不必背短期 KPI,这也为科研青年扫清了顾虑,让他们能一门心思扎根在科研中,产生更多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很多广为人知的产品和技术均由此研究院研发主导,如 OPPO Air Glass 眼镜、OPPO X 2021 卷轴屏概念机、OPPO 240W SuperVOOC 超级闪充等。
此外,OPPO 还通过产学研模式赋能科研人员,让更多技术走出实验室。目前已与清华、浙大、阜外医院等 16 所中国顶尖高校、科研机构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合作 320 余个科研项目,OPPO 千人千屏色彩视觉增强、ColorOS 隐藏摄像头检测等多项技术产业化应用。
这个五四,OPPO 开放了 2000 多个技术研发岗位招聘,核心招聘领域涉及硬件研发、软件研发、底层技术研发(含芯片研发)、多媒体软件研发、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数字孪生、大数据、云计算、AI 工程化等。其中先行研究组织 OPPO 研究院将预计招聘 300 人。
越是艰难时刻,企业与青年越要有 " 板凳 " 精神。OPPO 选择了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这条路有最坚硬的堡垒要攻克,也要不断思考科技如何让身边的人、更多的人,多一些幸福的微笑。当有越来越多科研的同行者加入,科技创新之路自然会开出一朵朵小花,点燃一个又一个火苗。
当我们把一个又一个 " 板凳 " 坐热,这个时代一定会更有温度。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人民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