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梅书华)在南京市锁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群人,她们忙而不乱,是肩挑数职的 " 多面手 ",更是护佑居民健康的 " 南丁格尔 "。今年 5 月 12 日是第 111 个国际护士节,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 " 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 "。近年来,锁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 22 名护士多岗坚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同时,也紧抓护理服务工作,心系患者需求。
△集中隔离点上的大白
忙而不乱,温暖患者心窝
在锁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乎每走两步就能遇见一名护士,预检分诊点、输液室、接种点、治疗室 …… 处处都有她们的身影。输液室里,一名护士为患者输好液后,便留在一旁观察,观察的间隙,她又开始核对名单,与需要进行上门服务的患者沟通时间。这种 " 见缝插针 " 的工作是她们的常态。
虽然总是步履匆匆,她们的专业和细致却从不 " 掉线 "。8 岁的小可(化名)一打针就哭天喊地,来过锁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她便认准了这儿的护士阿姨。之后的几年,小可有不舒服便来这儿就诊。
护理部的粉丝有不少老年人。一到年末,杨大爷(化姓)便会送来他自己设计裁剪的窗花。杨大爷是老患者,每次来都是乐呵呵的,他总夸护理部的服务暖心,窗花一送就是好几年。" 我们觉得很多工作是正常服务,但患者记在了心上。" 说起工作的点点滴滴,护理部主任丁艳艳记得的总是患者的一个笑容、一句感谢,她告诉记者,这是一种成就感,更是一剂 " 强心针 "。
△互联网 + 护理服务 受访者供图
多岗轮战,疫情下显担当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心医务人员迅速加入抗疫,护理部全体护士奔赴各个岗位。在中心预检分诊处,她们守好防线,张娴、洪艳、马晓英、李欣等人常常值完班又前往火车站支援采样。面对多轮全员核酸采样,她们有的长期驻守在机场,有的轮班在街道采样点,还有的穿梭在小区楼栋间。护士长邹燕更是随时待命," 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从院内到院外,跑学校、去工地、进辖区单位、爬楼上门,面对采样任务她次次 " 在线 "。
△核酸采样
隔离点上,她们是 " 大家长 ",每天关注着被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因为需要随时接收前来隔离的人员,她们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患者需要就医,她们穿着防护服一陪就是七八个小时。50 多岁的马瑛,三次进驻隔离点,和同事们一同坚守。
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后,为了方便老年人,中心采取了在院内和流动点接种的方式,徐立群、张容容、陈敏一边在中心计免科接种,一边前往菜市场、社区等流动接种点服务老年人。丁艳艳和同事们也奔赴集中接种点,参与接种工作。
近年来,疫情防控常态化,护理部的她们多岗轮战,也始终兼顾着中心的工作、患者的需求。今年 3 月底,中心接到一通求助电话,瘫痪在床多年的 95 岁老人急需更换胃管。此时,互联网+护理服务按下了暂停键,老人无法网上下单,但胃管长期不换可能会导致感染。" 先做核酸,明天结果一出来就换胃管。" 经过商量,大家迅速汇报。第二天,老人的胃管顺利完成了更换。
△爬楼采样后在楼梯上休息的大白
从 60 后到 95 后,22 名 " 南丁格尔 " 提灯前行
提起护士,许多人觉得她们的工作只是打打针输输液。丁艳艳告诉记者,其实护士的工作比较繁琐,给孩子打疫苗、为老人进行慢病管理、定期安排体检、各个科室做辅助、互联网护理、院感等。" 每一名护士都需要清晰的逻辑、细致的态度,才能合理安排所有的工作,在确保不出错的同时服务好患者。" 她说。
据悉,锁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由 22 名护士组成,其中高级职称 5 人、中级职称 12 人、初级职称 5 人。这里面,有 60 后,也有 95 后,60 后朱文胜,虽然即将退休,但依然坚持在疫线。95 后赵子文,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便报名了机场核酸采样工作,为了更加熟练采集鼻咽拭子,她和同伴互相捅鼻子找手感。面对不同国家的人员,她还学习了基本的口语。这 22 名 " 南丁格尔 " 都在共同朝一个方向提灯前行,护佑着居民健康。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